fbpx
載入中...

常用利水通乳的木通,要注意選擇

川木通原藥材:長圓柱彎曲,色紅棕,質地堅硬,節膨大有側枝痕,凹溝縱條紋
川木通片呈放射裂片狀
川木通片
關木通原藥材:呈圓柱,色灰黃,粗糙,不規則裂紋,節部膨大有枝痕,體輕皮薄,呈纖維狀
關木通飲片:呈圓片,有細孔,木部放射黃色間有車輪紋
白木通原藥材
白木通飲片

「通草有細細孔,兩頭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謂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脫木也。宋本草混注為一,名實相亂,今分出之。」

                                             《草部 蔓草類 本草綱目》

由上文可知道明代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清楚的點出了兩個名字相近「通草」「木通」的藥材的不同來源之處。

 

    根據臺灣中藥典第四版記載木通(https://reurl.cc/V17bzY)為木通科植物五葉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 Deone.、三葉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 Koidz.或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 australis (Diels) Rehder之乾燥藤莖,而川木通為毛莨科植物繡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 ex DC.或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之乾燥莖,另一種目前政府已經明令禁止使用者為關木通,其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東北馬兜鈴Aristlochia manshuriensis Kom.之乾燥藤莖,因含有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不當使用可能會造成腎衰竭,因此通常不會出現在坊間,木通通常在秋季時采收,採收時先截取莖部之後,去除外皮,之後再除去细枝,放置陰乾。「木通」與「通草」均爲常用利水通乳藥,因兩者藥名中均有“通“字,因此歷代本草中兩味中藥有時會相互混淆。木通通常產於江蘇、浙江、江西等地方,三葉木通主要産於浙江,白木通主要產於四川、湖北、湖南、雲南、江西等地,而臺灣新竹等地區也有「通草」栽種之基地,木通又稱為丁翁、附支、丁父、王翁等,其木通藥材飲片呈圓形、橢圓形或是不規則形片。外表皮呈現灰棕色為主,其藥材切面呈放射狀排列,髓部較小或有時中空。聞之氣微,嘗之味微苦而澀。川木通飲片切面成黄白色,通常髓部較小,偶有中空,且有放射狀纹理及裂隙,通常外皮多已脱落,切片邊缘不整齊。

     根據臺灣中藥典第四版記載木通性苦,寒。歸小腸、膀胱經,主要有利水通淋、清心降火、通乳汁之功效。因其通淋利尿之功效明顯,所以坊間蠻常使用,然因為常用所以會不小心有混淆的情況,常見的有毛莨科植物絲鐵線蓮的乾燥葉,又稱為甘木通,因其藥用部位為葉子,跟一般藤莖的構造位置有所不同,因此容易辨別;另外還有俗稱新疆木通,該藥材為毛莨科植物東方鐵線蓮的乾燥藤莖。其呈細長柱形,具膨大的節,表皮粗糙,土黃色,質脆硬,易折斷,聞之氣微,嚐之味微苦;另外還有毛莨科植物鈍齒鐵綫蓮的乾燥藤,呈圓柱形,表面黃棕色或黃褐色,有6條縱溝,使莖成六形節處多膨大,質堅硬,不易折斷,切斷面木部黃白色,其間布滿小孔,髓部較小,類白色色,聞之氣微,嚐之味淡;另外還有木通科植物野木瓜的乾燥藤莖,其特徵為莖呈圓柱形,表面灰棕色有粗縱紋,栓皮常脫落而顯露內部纖維束,疏鬆的顆粒狀見白色波環狀中柱鞘,木部寬廣呈黃白色或淺棕黃色,射綫細密,髓小或時中空,聞之氣微,嚐之味微苦而澀。另外還有毛莨科植物小木通和綉球藤的乾燥莖,前者小木通莖呈長圓柱形,表面棕黃色或黃褐色,外皮易與木質部剝離,有側枝痕和葉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呈現黃白色,皮部薄,木部寬,與射綫相間呈放射狀排列,有中心髓部小,類白色,聞之氣微,嚐之微苦;後者綉球藤,表面呈灰黑色橫斷面,木質部灰白色,由若干大小相間、放射狀排列的木質部組成,外觀類似小木通,然兩者皆記載為臺灣中藥典第四版的川木通藥材之下。另曾發現用木通渣增重粉用來增加重量的情況,其與木通的主要區別在於皮部呈淡棕黃色或黃白色而正常的木通呈現黃棕色,增加重粉的木通木部呈類白色而正常的木通呈黃白色,且增加重粉的木通飲片形狀呈現不規則,且易碎,有些在放大鏡下可見亮星。

    木通為常用的中藥材,然因為其使用歷史悠久,再加上使用習慣有所差別,因此容易有混淆的情況,然政府為確保民眾用藥的安全,因此對二氧化硫做限量的標準之外,還增加重金屬砷、鎘、汞、鉛的限量標準,用來確保使用上的安全,因此民眾可以安心使用。

【圖片提供】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https://whatsintc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