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Loading...

羚羊角

羚羊角

羚羊角(細長圓錐,彎曲,黃白,頂烏黑,下輪生環節,堅硬)
羚羊角(左上幼)(烏雲蓋頂,水波紋,環脊,齒輪紋,骨塞)
次等羚羊角
羚羊角
羚羊角(通天眼)(對光可看到通天眼直通角尖)
羚羊角底孔
羚羊角角塞
藏羚羊(左小藏羚羊)
小藏羚羊
非洲大羚羊
非洲羚羊
黑羚羊
盤羊角(偽充羚羊角)
山羊角
塑膠製偽羚羊角
正偽羚全角底座比較

【命名】

羚羊角

 【出典】

本經

 【常用程度】

C

 【基原】

洞角科賽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的角。

 【性狀】

細長,彎曲,基部粗,頂端漸細,一般長約30~40㎝,基部直徑約5~7㎝,自頂端稍下有輪生環節。頂端為半透明,如玉有輪脊,基部內面因有骨質的「羚羊塞」,故色澤稍暗而不透明,角中心有一條暗色線影,係一條細的通道,直達頂端,稱「通天眼」,骨質的「羚羊塞」上有凸出的直紋,與角的凹紋(即曲槽)密接,接合處呈不規則鋸齒狀。

 【鑑別】

《新修本草》:「〔謹案〕此羊角,以青羝為佳」。 《證類本草》:「真角,耳邊聽之集集鳴者良」,「一角者為勝」。 《本草衍義補遺》:「羚羊角今昔取有掛痕者。 [陳藏器]云:取其角聽之,集集鳴者良。 亦強出此說,未嘗遍試也。 今將他角附耳,皆集集有聲,不如掛痕一說盡矣。 然多偽之,不可不察也」。 《本草品彙精要》:「以白瑩者為良」。 《本草備要》:「出西地,似羊而大,角有節,最堅勁,能碎金剛與貘骨,夜宿防患,以角掛樹而棲,多兩角,一角者勝」。 《經驗丹方匯編》:「羚羊角,須看角彎中尖細,有掛痕者真;或耳邊聽之集集有聲者良」,「羚羊角,須看角彎中尖細,有掛痕者真」。 《本草簡要方》:「角須生截為佳」。 《良劣鑑別》:「其尖端一二寸之所在為上等,其次則為節處外屑之部分,內部髓質之處,色相以飴色者為上」。
以神氣足,顯肉色或嫩白色,發寶光,內有血心,對光照之,半透明狀,尖端略有黑點,角尖中心有透明點,並逐漸下延(通天眼)以水浸之,有清香味者為佳。

 【鑑別術語】

1. 水波紋:指羚羊角除頂端光滑部分外,有10~20個隆起的波狀環脊,其間距約2㎝,握之合把,有舒適感。
2. 血絲:嫩羚羊角對光透視有血紅色斑紋。
3. 血槽(血線):羚羊角表面有凸直紋與角鞘內的凹直紋緊密嵌合部分。
4. 枯角:指具角的動物,年久枯萎的角,或野生動物死後遺留於山中的死角。
5. 烏雲蓋頂:羚羊角的嫩角的角尖黑棕色,習稱「烏雲蓋頂」。
6. 羚羊塞(羚羊骨、骨塞):羚羊角下半部的骨塞。長約佔全角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呈長圓錐形,表面有淺縱溝。骨塞連結骨質處與血窠相連接,鑲嵌緊密,骨塞白色,基部似桃形。
7. 通天眼(一線通、衝一眼):除去骨塞,中空,羚羊角中心有一條三角扁形的細孔一條,一直通角尖,但不透出角外,對光透視,角內的中心有一細孔直通頂端,稱「通天眼」,為神經孔。
8. 無影紋:羚羊角尖部光潤如玉,其質嫩者,對光透視可見中心部分有血絲或呈紫黑色斑紋,無裂,習稱「無影紋」。
9. 絲紋:羚羊角色澤通體光潤如玉,白色和黃白色,表面除輪生環節外,還具細絲紋,有條不紊。
10.齒輪紋:羚羊塞四周具縱向骨稜,與角壁上的凹槽(稱血槽)緊密嵌合,十分堅牢,基部橫截面四周成鋸齒狀凹凸,稱「齒輪紋」。
11.環脊(環輪節):專指羚羊角中下部的隆起環紋,直到角近角尖部處,約有10~20個,輪節一面凸一面凹,紋順環紋處順序環生,光滑自然,用手握之有舒適感,習稱「合手」。環脊常用於鑑別偽品羚羊角,如黃羊角,輪脊17~20個,間距較密,不連成環狀。

 【章節】

脊椎動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