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出典】
本經上品
【常用程度】
A
【基原】
茄科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寧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乾燥成熟果實。
【性狀】
(一) 西枸杞:又名甘杞,為植物寧夏枸杞的乾燥成熟果實。分長果和圓果兩種。長型果呈長卵形至紡錘形,多壓扁,兩端略尖,長1.2~1.8㎝,中部寬0.5~0.8㎝;圓型果呈橢圓形,略壓扁,兩端鈍,長1~1.5㎝,寬0.6~0.9㎝。表面有細皺縮紋,色鮮紅至深紅,晒乾品色紅而鮮、烘乾品色深紅,存放半年以上,色漸轉深轉暗。略有光澤,一端有白色果柄痕,果肉厚而柔軟,柔韌皺不平,肉潤具滋潤糖性,內有20~50粒黃色腎形種子。氣香甜,味甜,種子稍酸澀,略有光澤,一端有白色果柄痕,肉質柔潤,內有多數黃色種子。
(二) 津枸杞:果實橢圓形或卵圓形,兩端略尖,長0.8~1.5㎝。直徑3~5㎜,表面血紅色或暗紅色,有較緊結的細皺紋,無光澤,質柔軟而略滋潤,一端尖銳,另端稍圓,果身大多不壓扁,較結實,果肉較薄,糖質較少,內有黃色扁腎形種子20~40粒,種子形狀與上種略同。雖然種子數量不比寧夏枸杞子多,但由於果細,肉薄,糖少,形成種子佔比例大。
【鑑別】
《證類本草》:「白色無刺者良」,「其根若似物命形狀者上」。 《普濟方》:「枸杞子冬採者佳」。 《本草綱目》:「見風日則曲而硬,變紅色者為上」。 《仁術便覽》:「枸杞子甘州紅小者佳」。 《本草備要》:「以甘州所產,紅潤少核者良」。 《絳雪園古方選注》:「枸杞子…仍是大紅色者佳」」。
以粒大,肉厚,種子少,色紅,質柔軟者為佳,粒小,肉薄,種子多,色灰紅者質次。
【鑑別術語】
1. 油果:指枸杞子因成熟過分或炕晒不當及保管不善等原因,引起氧化出現油黑色之果。
2. 寧夏杞,嚼了黏牙齒:鑑別特點。 台灣市場品 甘杞、津杞(血杞)、甲、乙、丙杞、貢杞、佐杞。
1. 西枸杞子(西枸杞、甘杞、寧夏枸杞):基原為寧夏枸杞。產於甘肅張掖(甘州)、武威、酒泉,由於原來產於甘州而得名,產地分有長型果、短型果、圓型果三種規格,在藥業經營,只分長果和圓果兩種。
寧夏產商品稱寧夏枸杞子,粒長大,色略深紅;新疆產商品稱為新疆枸杞子,粒大而圓,色鮮紅;內蒙古產品稱為內蒙枸杞子,亦為圓型果。尤其是新疆枸杞子,粒特大、肉特厚,種子特少,味特甜,其甜味有如新疆葡萄乾。
2. 血枸杞子(津枸杞子、津杞、河北枸杞子、血杞、血杞子):其原植物為枸杞,產於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集散於天津,故名,因其色紅如血又稱血杞、血杞子。味甜比寧夏枸杞子淡,並略帶微酸澀。品質不及甘杞。
鮮度方面之經驗鑑別方法,係以新貨鮮度較佳,枸杞子顆粒表面顏色,甘枸杞為鮮紅色,血枸杞為血紅色,因為鮮度夠,用口咀嚼時果肉柔軟,滋潤多汁,滋味單純甘甜。保鮮度較佳貨品,其顆粒之一端有果柄斷去後的白色痕跡,另一端為殘存花柱基點故有突起小點,整顆顆粒外表有皺紋,但是顆粒完整無缺。 舊貨鮮度差,顆粒外表顏色為褐紅色,由於擺置過久,果肉含有水分揮發太多,咀嚼時果肉較硬,感覺並不柔軟多汁,並且子多肉少,已經有變質現象之枸杞子,則有輕微酸味。較多舊貨混裝一起,味道較不單純芳香,而夾雜酸味。
【章節】
果實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