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Loading...

蜈蚣

蜈蚣

蜈蚣(竹橕扁平長條,頭紅褐背黑綠,光澤,同型環節體,2條突稜線,斷面裂隙空虛,腥臭)
酒製金頭蜈蚣(毒顎,毒爪)

【命名】

蜈蚣

 【出典】

本經下品

 【常用程度】

C

 【基原】

蜈蚣科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的乾燥全體。

 【性狀】

呈扁平長條形,長絲14~16㎝,寬約6~10㎝。 頭部紅褐色,背部黑綠色,有光澤,並有2條突起的稜線。 腹部棕黃色,癟縮。 足黃色或紅褐色,向後彎曲,最後一節如刺。 頭部及尾部有加工時所穿的孔。 斷面有裂隙或空虛。 氣微腥,並有特殊刺鼻的臭氣; 味辛而微鹹。

 【炮製】

1. 除去竹板,用時折碎 2. 酒炙蜈蚣

 【鑑別】

《名醫別錄》:「蜈蚣有毒。生大江南。赤頭足者良」。 《證類本草》:「扁身長黑,頭、足赤者良」。 《醫方類聚》:「赤足蜈蚣治蠍傷,一條全用乃為良」。 《醫方類聚》:「蜈蚣一對,全者好」。 《綱目》:「頭足赤者良」。 《仁術便覽》:「蜈蚣金頭赤足者佳」。 《良劣鑑別》「足肥而足數少者良品也」。
以身乾,條長,完整,黑背,腹黃而癟者為佳。 一般以冬至到立春時捕捉者為最好,條長背黑,腹黃,肚癟,乾時富韌性,不易斷;立春到清明以後者,肉質薄,乾後腹黑,易斷,品質較差。

 【鑑別術語】

(現代名詞) 1. 毒顎(毒爪):蜈蚣的顎足,即蜈蚣的第一對附肢。位於口旁,末端有強爪,內通毒線,有螫咬作用。

 【章節】

無脊椎動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