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名】
【出典】
本經中品‧龍眼
【常用程度】
B
【基原】
無患子科龍眼Euphoria longan (Lour.) Steud.的半乾燥多肉假種皮。
【性狀】
為由頂端縱向裂開的不規則塊片,長約1.5㎝,寬1.5~3.5㎝,厚不及1㎜。表面黃棕色,半透明;靠近果皮的一面皺縮不平,粗糙;靠近種皮的一面光亮而有縱皺紋。質柔韌而微有粘性,常粘結呈塊狀。氣香,味濃甜而特殊。
【鑑別】
《本草綱目》:「資益則龍眼為良」。 《本草新編》:「同補氣、補血之酒,泡酒為佳也」。 《要藥分劑》:「而滋益則龍眼肉為良」。 《驗方新編驚》:「又方﹕龍眼肉殼十二個(又名泡園,以帶慄色為佳)」。 《良劣鑑別》:「內部之果肉多潤者,如玉龍眼肉,上品也」。
以片大,肉厚,質細軟,色棕黃,半透明,味濃甜者為佳。
【鑑別術語】
1. 粘性:指某些含有粘液汁的藥材所表現的特性。一般用嘴咬、手捏、含嚼、水潤化等手段觀察到。如龍眼肉、青葙子、黃精、天冬、玉竹等均具粘性。
【章節】
果實類
分享這個方劑到
请问如何可以购买张老师的“道地药材图鉴”?点击那个购买按钮,浏览器没有任何变化
謝謝您的詢問。有關道地藥材圖鑑這本書目前是絕版的,如果想查詢書籍內相關內容資訊,可以在我們網站中搜尋找到相關的資料。
如果有任何網站資訊的問題, 歡迎您再反應給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