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Loading...

巴戟天

巴戟天

巴戟天一等-e1608105238636.png” alt=”” width=”550″ height=”866″ /> 巴戟天一等(皮部膨大)(連珠狀)
巴戟天二等(雞腸)
巴戟天三等(收縮處露木心,細小堅韌)
鹽蒸巴戟天一等(肉厚)
巴戟天(上二等下去心)
巴戟天(切片淡紫色,下去心)
巴戟天(圓形沒壓扁,沒蒸)
圓形巴戟天(有蒸)
圓形巴戟天(有蒸)
海防巴戟天

【命名】

巴戟天

 【出典】

本經上品

 【常用程度】

B

 【基原】

茜草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乾燥根。

 【性狀】

本品略呈(1)壓扁加工的扁圓形或(2)沒壓扁加工的圓柱形,彎曲,皮部橫裂露出木部而成連珠狀,形如雞腸,長短不一,直徑約1~2.5㎝,外表灰褐色,有縱皺紋,皮部易折破,木部強韌,橫切面皮部甚發達,呈深紫褐色,寬度為木部的兩倍。木心細小堅而韌,黃棕色;木質部,有縱溝,斷面形似小齒輪,肉厚易脫落,味甘微澀。
飲片呈空心扁圓筒狀之節段,表面灰黑色,粗糙,具縱皺紋。質堅韌,肉厚,易剝落,切片淡紫色。味甘而微澀。

 【炮製】

1.巴戟天 2.鹽巴戟天 3.炙巴戟天

 【鑑別】

《本草圖經》:「今方家多以紫色者為良」。 《證類本草》:「根如連珠,多者良」,「連珠肉厚者為勝」。 《普濟方》:「巴戟去心用紫者佳」。 《醫方類聚》:「川巴戟色黑紫,重大而穿心者佳」。 《本草備要》:「中雖紫,微有白糝粉色而理小暗者,真也」。 《本草求真》:「而理小暗者真」。 《增藥辨》:「而理小黯者真也」。 《良劣鑑別》:「肉巴戟天,肉厚而味甘,且帶潤者為良,括巴戟天連絡如數珠,味澀,皮部厚而色黑褐為良」。
以身潔心細,條大肥壯,連珠狀,肉厚,色紫,甜潤者為良,身鬆、皮紋粗厚、心粗大,破裂多者品質次。依產地,廣東產者良,海南島較差。一般以家種者較野生為優。因其栽培得宜,挖掘及時,大小均勻,外皮紅潤,肉肥壯,紫色。野生者因缺乏管理,外皮粗糙,帶棕褐色,肉堅硬不潤常呈圓柱狀。

 【鑑別術語】

1. 木心:通常指根類藥材切斷面中心所見到的木質中柱,較堅硬,常易與皮部剝離。
2. 柴性:藥材的質地強木化,堅硬如乾柴,如巴戟天的偽品羊角藤的木部等。
3. 連珠狀(連珠、串珠):根類藥材形似串連起來的珠子。
4. 雞腸:巴戟天的根,有粗而不深的皺縮紋,形似雞腸狀。

 【章節】

根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