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出典】
本經中品
【常用程度】
C
【基原】
菊科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的根及根莖。
【性狀】
商品往往整個編成辮子狀。根莖長約1~3㎝,粗約1㎜,有的根莖向下延長,呈圓柱形疙瘩頭狀,長可達7㎝,直徑約5㎜,顯灰棕色,上端有葉基,殘莖或芽,兩側及下端著生多數細長的鬚根。根長約6~15㎝,有長到27㎝,粗約0.5~2㎜,外表灰棕色至紫棕色,有微細的縱皺紋,質柔韌。
飲片:呈細條形小段,長約1~1.5㎝,根莖部份或切橫片,表面紫紅褐色,中心部有黃白色的筋脈,周邊有縱皺紋,質柔韌,氣香,味甜後微苦。
【炮製】
【鑑別】
《證類本草》:「潤軟者佳」。 《證類本草》:「衍義曰:背面皆紫者佳」。 《醫方類聚》:「紫蘇,得葉上下皆紫者為真」。 《本草品彙精要》:「根色赤者為好」。 《本草綱目》:「〔時珍曰〕按陳自明云:紫菀以牢山所出根如北細辛者為良」。 《本草備要》:「根作節,紫色潤軟者良」。 《本草備要》:「氣香者良」。 《良劣鑑別》:「有無數之細長根附著,軟而能彎曲者為上」。 《良劣鑑別》:「以香氣高,軸大或無屑片混合者為良」。
以身乾、根粗而長,色紫、辮整齊,質柔韌、去淨莖苗,無泥者佳。
【鑑別術語】
1. 辮子紫菀(小辮子、辮紫菀):紫菀的根莖呈不規則塊狀,其下簇生多數鬚根,形如馬尾,因藥材質地柔軟,細根多,常編成辮狀出售。
【章節】
根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