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出典】
本經下品
【常用程度】
D
【基原】
十字花科獨行菜 Lepidium apetalum Willd.或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的乾燥成熟種子,前者習稱「北葶藶子」,後者習稱「南葶藶子」。
【性狀】
(一) 北葶藶子 形如瓜子而扁,黃棕色,長1~1.5㎜,寬約0.5~1㎜。一端鈍圓,一端漸尖而微凹,種臍位於凹入處,但不明顯,擴大鏡觀察,表面多顆粒狀細小突起,並有2條縱列的淺槽。氣微,味苦辛,有粘性。
(二) 南葶藶子 長圓形略扁,長約0.8~1.2㎜,寬約0.5㎜,一端鈍圓,另端微凹或較平截,味微辛苦,略帶粘性。
【鑑別】
《本草綱目》:「以微利為佳」。
以子粒充實,均勻,黃棕色,無雜質者為佳。
南、北葶藶形狀相似。南葶藶呈扁圓形、粒小,黃棕色至紅棕色,密具疣狀小點,氣微,味微辛苦,略具粘性。北葶藶種子則呈扁卵圓形,粒較大,味微辛辣,粘性較強。南、北葶藶子加水浸泡後,用放大鏡觀察,其透明狀粘液層北葶藶子較厚,厚度可超過種子寬度的1/2以上,南葶藶子較薄,厚度約為種子寬的1/5以下。
【章節】
種子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