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出典】
本經
【常用程度】
E
【基原】
鼈蠊科地鼈 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和冀地鼈Stelcophaga plancyi(Bol.)的雌蟲乾燥蟲體。
【性狀】
個體大小不一,一般長2.5~3cm,寬1.5~2㎝,前狹後寬,背有橫紋疊起呈甲片狀,頭部小,觸角絲狀,眼在觸角基部,節足三對,全身呈紫紅色或暗紅色。味微鹹,有腥臭。
【鑑別】
以身乾,個大完整,不蛀,不烘焦為佳。
【鑑別術語】
(現代名詞) 1. 體節:通常指構成環節動物等身體的大致相同的環節。每節各有神經節、環血管和排泄管等。
冀地鼈較土鼈稍長大,胸腹部每節各有一個小圓黑斑點;而金邊土鼈則背面呈黑棕色有光澤,邊緣有黃色狹邊,故稱「金邊土鼈」。
【章節】
無脊椎動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