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內外傷辨惑論》卷中。
【組成】
【分類群】
<補脾補中>:甘草
<辛涼解表>:蔓荊子
<活血祛瘀>:川芎
<祛風濕>:獨活
【方義】
《醫方》:足太陽藥。(1)經曰:風能勝濕,羌、獨、防、藁、芎、蔓皆風藥也。(2)濕氣在表,六者辛溫升散,又皆解表之藥,使濕從汗出,則諸邪散矣。若水濕在裡,則當用行水滲洩之劑。(3)藁本專治太陽寒濕;(4)荊、防善散太陽風濕;(5)二活祛風勝濕,兼通關節;(6)川芎能升厥陰清氣,上治頭痛;(7)甘草助諸藥辛甘發散為陽,氣味甘平,發中有補也。
【功能】
發汗,袪風,勝濕。
【效用】
(1)風濕在表,頭痛身痛,肩背痛,脊痛項強,肢體困重,活動不利,或一身盡痛,或身重不能轉側,發熱惡寒,舌苔薄白,脈象緊。(2)風邪偏勝的痺證和風邪上襲所致的眼病。《醫方》:濕氣在表,頭痛頭重,或腰脊重痛,或一身盡痛,微熱昏倦。
【適應症】
感冒,風濕性關節炎,偏頭痛,神經性頭痛,眼科疾病。
【趣記】
搶我聲勢(羌活勝溼湯)—搶滿房的本草書攻讀(羌蔓防本草芎獨)#
【增減】
《醫方》:如身重腰中沉沉然,中有寒濕也,加酒洗防己、附子。(1) 若身重腰沉沉然,經中有寒濕者,加酒洗漢防己五分,輕者附子五分,重者川烏五分,以溫經散寒,助陽化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