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金匱要略》
【組成】
【分類群】
<攻下>:大黃
【方義】
《漢典》:本方由大黃、黃芩、黃連等三味組成。大黃不只有瀉下之效,而與黃芩、黃連為伍,兼治炎症與充血,並能鎮痛。黃連與黃芩,有健胃之效,治心下痞塞;黃連有止血之效。
【功能】
苦寒瀉火,清泄三焦,燥濕瀉熱,解毒,安神,止痛,涼血。
【效用】
上逆,顏面潮紅,心情不安,心氣不定,邪火內熾,迫血妄行,吐血,衄血,或濕熱內蘊而成黃疸,胸痞煩熱;或積熱上衝而致目赤腫痛,口舌生瘡;或外科瘡瘍,見有心胸煩熱,大便淤結者。諸疾屬於實證者,濕熱黃疸,胸中煩熱痞滿,舌苔黃膩,脈數實有力者。
【適應症】
用於腦充血、腦出血、喀血、吐血、衂血、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肺出血,出血性疾病,子宮出血、痔出血等疾患。急性結膜炎(證屬邪火上擾),習慣性便秘,細菌性痢疾,皮膚病,皮膚化膿感染,痤瘡,高血壓,神經症,精神病,不眠,胃潰瘍,胃炎,更年期障礙,動脈硬化症,腦溢血的事前預防與事後療養,痔核,痔出血,急性肺出血,痤瘡。
【趣記】
三位黃伯伯大都決心留在聯勤(連芩)服務。
【藥理】
有抑菌抗炎,止血,降血脂,致瀉作用。正常大鼠服用本方片劑後能顯著地抑制由高膽固醇飼料引起的血清膽固醇升高。本方有明顯的促血小板聚集止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