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載入中...

當歸

當歸

當歸(箱歸)(根頭粗短數條支根,氣香濃郁)
透底歸(歸身小支根細長)
秦歸
當歸(圓柱,黃棕,鬚根扭曲,質軟韌)
秦歸
當歸(黃白顯油性,柔潤,清香濃厚,甜微苦)
手工切箱歸片(有出油)(油性,油點)
當歸(左較泛油)
陜西當歸
左壓扁待切當歸
日本當歸四川栽種
日本當歸
透底歸片
歸皮(神香用)
人工黏扇歸片
當歸
歸腿
歸腿片
葫首歸(歸頭)
歸頭片

【命名】

當歸

 【出典】

本經中品

 【常用程度】

A

 【基原】

繖形科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根。

 【性狀】

本品根頭及主根粗短,其下端參差地生有五六根或十餘個粗細,長短相似的支根,有時再分出細根,全體略呈馬尾狀,全長約15~25㎝,根頭直徑約0.5~1㎝,外表黃棕色至焦棕色,表面有不規則的縱皺紋,本品乾燥時質堅硬,但易吸潮變軟而帶韌性。用力擠出有黃色油質滲出,氣味芳香濃郁而特異,味微甜,而後稍苦。
飲片有橫切、斜切或縱切成薄片,台灣習見壓扁,主根支根全縱切。厚約0.5~1㎜,支根的橫切或斜切片,邊緣凹凸不平整,形成層處呈棕色環層,皮部約佔根部直徑之半,顯淺棕色。有多數小油點,木部淡黃白色,射線色淡,自中央向四周射出,有油性,淺棕色環有一個,棕色油點是特徵。根頭部的橫切片,有廣闊的髓部。單獨根頭部的縱切面飲片較少,係自主根部縱切而成,呈長矩形,長約3~5㎝,寬1.5~2㎝,形成層呈暗色的直線條紋,木部類白色,具有縱直的細條紋(導管束)。 酒當歸:呈棕黃色,具焦斑。氣味香,有酒氣,味甘,微辛苦。當歸炭:表面顯黑褐色,斷面顯灰棕色。

 【炮製】

1. 當歸 2. 酒當歸 3. 當歸

 【鑑別】

《證類本草》:「范子云:第當歸無枯者善」,「大抵以肉厚而不枯者為勝」,「但肥潤不枯燥者佳」。 《普濟方》:「當歸味甘者佳辣者不用」。 《普濟方》:「當歸(取川中來者擇大箇如馬尾狀滋潤甜辣香芬者佳)」。 《普濟方》:「當歸隴西者佳」。 《本草品彙精要》:「根多韌潤者為好」。 《本草綱目》:「根黑黃色,以肉厚而不枯者為勝」。 《本草綱目》:「色紫氣香肥潤者,名馬尾歸,最勝」。 《本草備要》:「川產力剛,善攻,秦產力柔,善補,以秦產頭圓尾多,肥潤氣香者良,名馬尾當歸」。 《本草害利》:「〔修治〕二月採根陰乾,頭尾圓多紫色,肥潤氣香,裏白不油者良,以秦產馬尾歸最勝」。 《良劣鑑別》:「肥而大,鬚根叢生如馬尾,外皮褐色,內部黃白色,味始稍甘,後稍辛,香與潤者為佳」。
以身乾枝大,枝頭肥大,體長腿少,外皮金黃棕色,肉質飽滿有粉質,斷面白色,氣味濃香,味甜者為佳。主根短小、支根多、氣味較弱及斷面變紅棕色者質次。

 【鑑別術語】

1. 合口:當歸獨活根頭部圓鈍,有紫色或黃綠色莖痕及殘存的葉柄基部殘痕。
2. 身:係指某些根及根莖類藥材的主根。如當歸的主根稱「歸身」。對「身」的描述有稱「長短」、「瘦」等,對質量的描述則稱「鬆」、「結」、「重」等。
3. 油性:藥材橫切面濕油潤,分泌物較多,質柔軟而潤澤,手握柔軟,常帶棕黃色油點和芳香氣味。如當歸
4. 油點:藥材含揮發油,斷面有棕黃色油點,具芳香氣味,如當歸等。
5. 前山腿子後山王:是對當歸藥材的評價。前山是指岷山山脈以南白龍江流域的宕昌、武都等地,前山所產的當歸頭粗身短,尾長質鬆,質量較次。後山是指岷山山脈在挑條流域的岷縣、臨壇、單離等地,後山所產的當歸主根粗大、身長、側根少、氣味濃厚,質量較前山者為好。
6. 原支歸:指全當歸
7. 原簍歸:也叫原來歸,指未經加工的原當歸藥材。
8. 馬尾歸:當歸主根粗短,下支根眾多呈鬚毛狀,色紫,似馬尾。
9. 常行歸:指個體極小的當歸藥材。
10. 葫首(歸): 是一種當歸藥材的商品規格,指歸頭,但實際上包括歸頭和歸身。
11. 腿:一般是指根及根莖類藥材的支根,也稱為「尾」。如當歸人參。對腿的描述,有「長短」、「彎曲」、「順曲」、「多少」等,一般以腿少者為佳。
12. 頭:一般是指根及根莖類藥材的頂端或上部的根莖。係區別於中部主根(身)與下部支根(尾);有時也用作區別於上中部與下部,如當歸的根莖稱為「歸頭」。
13. 歸尾腿:指當歸的支根。
14. 蠶頭歸:當歸的根頭大,支根粗,身環節細紋,似蠶頭。

 【章節】

根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