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金匱要略》卷上。
【組成】
麻黃,芍藥,細辛,乾薑,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石膏
(9)
【分類群】
<補血>:芍藥
<補脾補中>:甘草
<溫裏>:細辛、乾薑
<化痰>:半夏
<收澀>:五味子
<清熱瀉火>:石膏
【方義】
《金鑑》引李彣:心下有水,麻黃,桂枝發汗以洩水於外,半夏,乾薑,細辛溫中以散水於內,芍藥,五味子收逆氣以平肝,甘草益脾土以制水,加石膏以去煩躁,兼能解肌出汗也。《金匱要略論注》:《傷寒論》中寒得風脈而煩躁者,主以青龍湯,故此亦主小青龍;然壅則氣必熱,故仍加石膏耳。《金匱要略心典》:此外邪內飲相搏之證而兼煩躁,則挾有熱邪。麻,桂藥中,必用石膏,如大青龍之例也。心下寒飲,則非溫藥不能開而去之,故不用越婢加半夏,而用小青龍加石膏,溫寒並進,水熱俱捐,於法尤為密矣。《刪補》:小青龍湯中加入石膏,以證兼煩躁,雖宜汗散寒飲,猶防助熱傷津也。石膏清熱,藉辛熱亦能豁痰,半夏豁痰,借辛涼亦能清熱。
【功能】
解表化飲,止咳平喘,發汗行水,散寒,溫肺。
【效用】
外寒內飲,兼有熱象,症見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脅下痛引缺盆,其人常倚伏,用於小青龍湯證而有煩躁者。
【適應症】
急性支氣管炎。
【趣記】
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