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醫學正傳》卷六引東垣方。
【組成】
蓮鬚,黃連,黃蘗,益智仁,砂仁/’>砂仁,半夏,茯苓,豬苓,甘草
(9)
【分類群】
<補肝腎>:益智仁
<補脾補中>:甘草
<清熱燥濕>:黃連、黃蘗
<補脾利水>:茯苓
<化痰>:半夏
<收澀>:蓮鬚
<利水滲濕>:豬苓
【方義】
《醫方》:足少陰太陽太陰藥。(1)精濁多由濕熱與痰。(2)黃連:瀉心火。(3)黃蘗:瀉腎火,所以清熱。(4)二苓:所以利濕。(5)半夏:所以除痰。(6)濕熱多由於鬱滯,砂仁/’>砂仁、益智:辛溫利氣,又能固腎強脾,既以散留滯之氣,且少濟連柏之寒。(7)甘草:和中而補土。(8)惟連鬚之濇:則所以固其脫。
【功能】
清熱利濕,固精,固本兼利濕熱。
【效用】
胃中濕熱,流入膀胱,尿濁不止,小便頻數。《醫方》:胃中濕熱,滲入膀胱,下濁不止。
【趣記】
自拙夠笨(治濁固本丸)—傻子瞎吵,廉頗須護主(砂智夏草,蓮柏鬚茯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