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出典】
本經上品
【常用程度】
A
【基原】
菊科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岩香菊C. boreale Mak.,C. lavandulaefolium (Fisch.) Mak.的乾燥頭狀花序。
【性狀】
為略呈圓盤形的花頭,小而緊,直徑2~3㎝,總苞由40~60枚苞片粗組成,作覆瓦狀排列成5~8層,苞片呈披針形至卵圓形,淡白綠色,微有毛,邊緣較薄,膜質狀,舌狀花,約200餘個,黃白色,金黃色,花頭中心部分為40~100個筒狀花,花冠淡黃色,五淺裂,子房暗棕色,微有稜線五條,舌狀花與筒狀花的數目各種菊花比例不等,亦有僅具舌狀花而無筒狀花者,花冠的大小長短各種菊花亦各不相同,各花均著生於中央突起略呈圓錐形的花盤上,質柔軟,氣香而適,味微甜。
【炮製】
【鑑別】
《名醫別錄》:「其菊有兩種,一種紫莖氣香而味甘美,葉可作羹,為真菊,菊一種青莖而大,作蒿艾氣,味苦不堪食,名薏,非真菊也」。 《本草圖經》:「以南陽菊潭者為佳」。 《證類本草》:「珠子菊,入藥亦佳」。 《證類本草》:「有紫莖而氣香,葉厚至柔嫩可食者,其花微小,味甚甘,此為真」,「以南陽菊潭者為佳」,「常令酒氣相續為佳」。 《本草衍義補遺》:「鞠花。 惟單葉花小而黃,味甘,應候開者佳,月令:「菊有黃花者也」。 《普濟方》:「菊花未開者佳」。 《本草品彙精要》:「花蕊甘美者為好」。 《本草蒙筌花》:「色多品,應候黃小為良」。 《遵生八箋》:「菊花。 菊須花小、色黃、葉厚、莖紫、氣香、味甘、名曰甘菊,蕊可作羹者為真」。 《本草求真》:「肥白者良」。 《良劣鑑別》:「以黃色夕瓣色極新,嵩高者為上」。 以身乾、色白、體糯、味香、花朵頭大、無碎瓣者佳。
【鑑別術語】
1. 沸燙花:指某些花類藥材在蒸花中用沸水燙熟者,如杭菊花。
2. 芯:一般是指花的內部為「蕊」。有的指花的雄蕊、雌蕊部分,如草芍。有時也指頭狀花序中心的管狀花,如菊花及菊科植物。
3. 浦湯花:為杭菊花的別稱。因在蒸花過程中沸水上升而燙熟了菊花。
【章節】
花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