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載入中...

蒼朮

蒼朮

蒼朮(分歧,疙瘩,鬚根,根痕皺縮偶殘莖)
蒼朮
蒼朮
蒼朮(連珠,有節,彎曲,灰棕)
蒼朮(茅蒼朮易折斷,放置起霜,白朮不起霜)
蒼朮
米泔製蒼朮
蒼朮(/’>硃點)

【命名】

蒼朮

 【出典】

本經上品

 【常用程度】

A

 【基原】

菊科南蒼朮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蒼朮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或關蒼朮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 ex Kitam的地上根狀莖。前者商品稱為南蒼朮(即茅朮),後者稱為北蒼朮

 【性狀】

(一)南蒼朮:呈類圓柱形,連珠狀,有節,彎曲拘攣,長3~10㎝,直徑1~1.5㎝。表面灰褐色,具縱皺紋,橫曲紋及殘留短小的鬚根,有根痕,可見莖殘痕。質堅實,折斷面平坦,黃白色,有明顯的棕紅色油腺散在(習稱/’>硃點),斷面暴露稍久,可析出白黴樣的微細針狀結晶。氣芳香,味微甘而辛苦。此係包括茅山蒼朮、漢蒼朮
(二)北蒼朮:呈類圓柱形,常分歧或成疙瘩塊狀,或節結狀,較粗短,不規則彎曲,長4~10㎝,直徑1~4㎝。栓皮多已除去,黃棕色,可見較多圓形莖基或莖痕,或有毛茸狀芽附著。下方有小根脫落痕跡或短的小根附著。表面棕褐色,粗糙。質輕,質較疏鬆,易折斷,斷面纖維狀極不平坦。斷面黃白色,有紅黃色或黃色油腺散在,並有明顯的木質纖維束。氣芳香,香氣較弱,味微辛苦。本種較南蒼朮體輕質鬆,油腺少,切斷面不析出的白黴樣結晶,香氣亦較弱,質量較南蒼朮為次。河北各地所產的多集散於天津,故有「津蒼朮」之稱。
(三)關蒼朮:多呈結節狀圓柱形,較長,長4~12㎝,直徑1~2.5㎝,表面棕深色,較光滑,質較輕,折斷面不平坦,內淡黃色,纖維性,氣特異,味辛微苦。
飲片 生蒼朮: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色,有皺紋及橫曲紋,切面黃白色或灰白色,中心顯油點(/’>硃點)。有濃郁的特異香氣,味微苦而甘。 製蒼朮:外表焦黑色,切面黃褐色,中心顯油點,氣香。

 【炮製】

1. 生蒼朮 2. 製蒼朮

 【鑑別】

《證類本草》:「以大塊紫花者為勝」。 《普濟方》:「蒼朮米泔浸去皮茅山者佳」。 《本草備要》:「出茅山,堅小有/’>硃點者良」。 《本經逢原》:「苦辛溫,無毒。產茅山者味甘形瘦多毛,最良」。 《良劣鑑別》:「橫斷面呈黃白色,處處有赤褐色之油點,氣味苦辛芳烈,肥而重,多膏者名曰古蒼,上品也」。
以個大,形如連珠狀,毛少,外皮黃黑,質堅實,斷面/’>硃點明顯。油性足,氣香味甜,放置後生毛者佳(析出白色針晶如發霉狀),有特異濃鬱的芳香氣,味甘辛而微苦。皮皺縮帶毛,質鬆,/’>硃點少,無油性,味淡,氣濁者次。

 【鑑別術語】

1. 白毛:指蒼朮折斷後放置可析出白霉樣的微細針狀結晶(為茅朮醇和β-桉油醇的混合物)。一般認為生「白毛」的蒼朮質量佳。
2. 朱點:指藥材平整橫切面上可見散在的棕色或黃橙色油點,即油室。如蒼朮羌活木香等。
3. 起霜(霜、吐脂):一般藥材內部因乾燥後,漸在表面析出白色物質。如茅蒼朮折斷,暴露稍久,斷面便有白毛狀結晶析出。丹皮、厚朴白鮮皮徐長卿、天冬、鎖陽乾燥後析出白色結晶。亦可稱為起霜。

 【章節】

根莖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