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載入中...

陽起石

陽起石

陽起石(扁長條,青灰,縱花紋,光澤,重鬆軟,易剝離,捻碎絲狀,絲棉軟光滑)

【命名】

陽起石

 【出典】

本經中品

 【常用程度】

E

 【基原】

含矽酸鹽的石棉類礦石。

 【性狀】

為長條形或扁長條形,大小不一。全體乳白色,青白色至青灰色,或形成青白色與青灰色相間的縱花紋,有時帶黃棕色,具光澤。體重而質地鬆軟,易剝離,斷面呈纖維狀,易縱向裂開,捻碎後呈絲狀,其絲棉軟而光滑。富彈性,粘在皮膚上則發癢,且不易去掉。氣味均無。
陽起石:顏色與陽起石相似,但略深,多數敲成細粉,帶毛髮狀之纖維狀或粉末狀小片狀等。本品無臭味,味極淡。

 【炮製】

1. 生陽起石 2. 煅陽起石

 【鑑別】

《新修本草》:「仍夾帶雲母綠潤者為良」。 《外臺秘要》:「陽起石……白者佳黑者不堪」。 《證類本草》:「唐本注云:此石以白色肌理似殷孽,仍夾帶雲母綠潤者為良」,「合藥時燒後水鍜用,凝白者為上」,「以色白肌理瑩明若狼牙者為上」。 《醫方類聚》:「陽起石投于水碗中,勃泡起者為真」。 《本草綱目》:「〔時珍曰〕今以雲頭雨腳輕鬆如狼牙者為佳」,「王建平典術乃云,黃白而赤重厚者佳」,「置大雪中倏然沒者為真」。 《經驗丹方匯編》:「陽起石,要明亮如鷺鷥毛者真」。 《本草求真》:「雲頭雨腳,鷺鶿毛色白滋潤者良」。 《驗方新編》:「陽起石,見太陽跳動者佳」。 《良劣鑑別》:「有光澤,色白而軟,有束鍼狀之紋理者為上」。
本品不分等級,以針束狀,灰白色有光澤,質鬆軟,易捻碎,純淨無雜石者為佳。
本品:
(1) 研碎後可見薄片狀的透明體。
(2) 置火焰中燒之變紅色而不熔融,離火後,燒過的部份略變黃,燃燒時沒有味道。
(3) 吹管灼燒時難熔,不導熱。
(4) 不溶於酸。
(5) 如果內部含有雜質者,置於冰醋酸、蟻酸以及其他高濃度酸性溶液中,會產生微量之氣泡,至於沒有夾雜石者,則沒有這種化學反應。
(6) 煅淬碾後,呈青褐色。
(7) 塗皮膚上有奇癢。
附註:
1. 藥材之陽起石與礦物學上所稱之陽起石略有不同,藥材陽起石仍是與礦物學陽起石近相似之透明閃石(透閃石)。礦物學之陽起石為光亮的綠色及灰色纖維狀、放射狀或針狀之透明晶體,其物理性質與透閃石相似成份為鈣鎂鐵之矽酸鹽Ca(Mg,Fe+2)3(SiO3)4,其顏色隨含鐵量增加而加深。
2. 其來源有陽起石(Actinolite)及陽起石石棉(Actinolite asbestos);前者常見於各種變質岩中,單斜晶系,晶體呈長柱狀、針狀、毛髮狀。但通常成細放射狀、棒狀或纖維狀的集合體。顏色由帶淺綠的灰色到暗綠色,具玻璃光澤。硬度5.5~6。比重3.1~3.3。透明至不透明,性脆。後者為纖維狀的陽起石,其特點是具有極好的平行纖維狀構造,纖維長短不一,性脆,白色、淺綠色及淺棕色。絹絲光澤。具有伸縮性和韌性、耐火性和抗酸性。
3. 陰起石:常與陽起石伴生,在某些地區用陽起石時往往與陰起石同用,其功用亦相似。出土後,土淨泥土、沙石即供藥用。其原物為滑石片岩,一般為綠色或由灰色到白色。硬度特別小,觸之有滑感。呈緻密的細鱗片狀到粗鱗片狀。滑石片岩大部分由滑石組成,此外也往往含有碳酸鹽、綠泥石、雲母及少量其他礦物。銷於四川、湖北、山東、河南及北京等地。其外觀為不規則的塊,大小不一。全體呈銀灰色而微綠。具光澤,表面光滑而不平坦、斷面顯層狀紋。質軟而酥鬆,易碎,用手可捻成薄鱗片狀,或短纖維狀,粉末附於手上有光滑感,且不易掉落。以火燒之不變紅,而易傳熱。氣微,味淡。藥材以色綠、質柔軟易碎、碎粒呈片狀者為佳。
陽起石與陰起石除銷售習慣不同外,在名稱上亦有混淆,如同一種樣品在四川叫做陽起石,湖北則叫做陰起石;另一種樣品在湖南叫陰起石,而在北京、河南則叫陽起石

 【章節】

礦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