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傷寒論方》
【組成】
【分類群】
<辛溫解表>:桂枝
<補脾利水>:茯苓
【方義】
《醫方》:此足太陰藥也。(1)茯苓:治痰飲,伐腎邪,滲水道。(2)桂枝:通陽氣,開經絡,和營衛。(3)白朮:燥痰水,除脹滿,治風眩。(4)甘草:得茯苓則不資滿反泄滿。故本草曰:甘草能下氣除煩滿,此證為痰飲阻抑其陽,故用陽藥以升陽而化氣。《刪補》:趙良曰:《靈樞》謂心胞絡之脈動則病胸脅支滿者,謂痰飲積於心胞,其病則必若是也。目眩者,痰飲阻其胸中之陽,不能布精於上也。茯苓淡滲,遂飲出下竅,因利而去,故用以為君。桂枝通陽輸水走皮毛,從汗而解,故以為臣。白朮燥濕,佐茯苓消痰以除支滿。甘草補中,佐桂枝建土以制水邪也。夫短氣有微飲,此水飲停蓄,呼吸不利而然也。《金匱》並出二方,妙義益彰。呼氣之短,用苓桂朮甘湯之輕清以通其陽,陽化氣則小便能出矣。吸氣之短,用腎氣丸之重降以通其陰,腎氣通則關門自利矣。風水,陽水也;石水,陰水也。陽水多實,陰水多虛。陽水在上,故多喘,陰水在下,故多滿。所以治陽水用散用攻,治陰水用溫用補。然陰中必有陽,此方治陰水在陽而上者也,腎氣丸治陰水之在陰而下者也。於此推之,陽中亦必有陰,故有小青龍湯、五苓散之治法也。今舉世不分陰陽虛實,皆以金匱腎氣湯治之,服之不效,終不改轍,每至吐血而死,良可嘆也。《漢典》:本方由茯苓、桂枝、朮、甘草等組成。茯苓與白朮調整水分之偏在,而使尿利增加。桂枝與甘草則治心悸亢進。
【功能】
健脾滲濕,溫化痰飲
【效用】
(1)痰飲病,症見胸脅脹滿,眩暈心悸,或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弦或沉緊。(2)本方,以心下水飲停滯,尿利減少,並因氣上衝,而有眩暈、身體動搖感、心悸亢進等症狀者為目標而使用。此等症狀,雖與真武湯相似,但真武湯為陰證,而本方則為陽證,故脈有力,腹部縱然發現振水音,仍有腹力,並不軟弱。《醫方》: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 (金匱,痰飲)。《刪補》: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又曰: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桂苓甘朮湯主之。
【適應症】
胃下垂症,胃弛緩症等所出現之神經症(尤其眩暈、動悸、動搖感),心臟疾患所引起之眩暈與動悸,各種眼疾等。
【趣記】
方名即知。
【增減】
(1)若嘔吐痰涎者,加半夏、白芥子、陳皮以理氣化痰。(2)若脾氣虛甚者,加黨參、黃耆,以益氣健脾。(3)若心下痞或腹中有水聲者,加枳實,以行滯,氣行則水行。(4) 本方去桂枝加乾薑即為甘草乾薑苓朮湯,亦名腎著湯《金匱要略》其功用溫脾勝濕,主治寒濕傷脾之腎著病,症見身重,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帶五千錢,飲食如常,口不渴,小便自利,舌淡苔白,脈沉遲或沉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