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證治準繩‧類方》卷五。
【組成】
白朮,木香,黃連,甘草,白茯苓(茯苓),人參,神麴(炒神麴),陳皮,砂仁/’>砂仁,麥芽,山楂,山藥肉,肉豆蔻
(13)
【分類群】
<清熱燥濕>:黃連
<補氣>:人參
<補脾利水>:茯苓
<收澀>:肉豆蔻
【方義】
《方劑學唐》:以山楂、神麴、麥芽消食化滯,消食積共為方中主藥藥物。以木香、砂仁/’>砂仁、陳皮理氣和胃,以助運消痞;黃連清熱燥濕以解濕熱,共為方中佐藥。朮補氣,陳皮利氣,氣運則脾健而胃強矣;山楂消肉食,麥芽消穀食,戊己不足,胃為戊土,脾為己土,故以二藥助之使化;枳實力猛,能消積化痞,佐以參、朮,則為功更捷,而又不致傷氣也。夫脾胃受傷,則須補益;飲食難化,則宜消導。合斯二者,所以健脾也。
【功能】
益氣健脾,和胃消食。
【效用】
脾胃虛弱,飲食不化,食慾不振,胸腹脹滿,脘腹痞脹,大便溏瀉。
【趣記】
【增減】
(1)若脾虛食滯兼寒者,去黃連、加乾薑以溫中祛寒。(2)若濕甚者,加澤瀉、車前子以利水滲濕。(3)若痞脹甚者,加枳實以行氣滯。(4)若無濕熱者,去黃連。(5)若無泄瀉者,去肉豆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