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Loading...

Archive for Category: 節氣養生

冬天為何最適合補腎呢? 吃什麼對腎臟好呢?

【圖片提供】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 【作者】陳大眞 冬天至,北風颼颼,寒氣襲骨,古今皆同,如何保命養生,成為至要課題,《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中記載:「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髮,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這段文字說明腎主蟄伏,是封藏經氣的本源,為精所在之地,其外觀表現在頭髮,其充養在骨頭,是陰中之少陰,與冬天的氣相通,所以冬天就以滋補腎氣為主。 基本上腎氣的作用影響著人體的所有新陳代謝,對於一生的生殖,生長發育都有密切的影響,另外腎主水,有調節人體津液代謝的作用,和西醫的腎臟過濾排尿,調節體內水分平衡相似之外,也包括調控內分泌等功能。再者腎主納氣,主要就是腎能調節幫助肺吸氣。而腎在志為恐,說明人的恐懼和腎臟息息相關。最後腎藏精,除了指腎臟對生殖的影響之外,還指出是構成人體和推動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源。由上可知道腎的功能對人體的正常代謝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滋養腎氣的中藥材有很多,一般飲食中色黑的食物大多有其功效,這裡介紹兩個中藥材。 第一個為五味子 (https://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4%ba%94%e5%91%b3%e5%ad%90/),依據台灣中藥典第三版介紹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或華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r et E.H.Wilson之乾燥成熟果實。前者習稱「北五味子」,後者習稱「南五味子」。北五味子多產於東北地區和河北等地,果肉柔軟,有的表面呈黑紅色或出現「白霜」,直徑較大。而南五味子多產於四川、湖北、山西、雲南等地,其表面暗棕色,乾癟,皺縮,果肉常緊貼於種子上,直徑較小。雖然古代醫家認為風寒咳嗽,南五味子為奇,虛損勞傷,北五味子最妙之說,但通常目前還是以北五味子較為常用,品質也較南五味子好,市場上的價格北五味子通常較高有時會是南五味子的價格一倍。而五味子善治各種咳嗽,因此日本《和漢藥考》書中曾紀載其為:「嗽神。」而在《本草求真》書中也記載:「五味子,為咳嗽要藥,凡風寒咳嗽,傷暑咳嗽,傷燥咳嗽,勞傷咳嗽,腎水虛嗽,腎火虛嗽,久嗽喘促,皆用之。」因此除了對各種咳嗽有效果之外,對於腎水或是腎火所引起的咳嗽也有不錯的效果。 另一個是胡麻,因色黑故又稱黑芝麻(https://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8%83%A1%E9%BA%BB/),依據台灣中藥典第三版介紹為胡麻科植物胡麻Sesamum indicum L.植物之乾燥成熟種子。胡麻主產於河南、山東、湖北、安徽等地。而在台灣南部也有種植採收,基本上一年一採為主,有時也能有兩收,又稱巨勝、油麻,又因其長相似狗身上的蝨子,故又名狗蝨。魏晉南北朝的《神農本草經》書中記載:「味甘平無毒。主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久服輕身不老。」說明了其功效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而坊間有另一種亞麻仁,又稱壁蝨胡麻可能會被誤用,其顏色和外觀不同,功效亦有所差異,應當注意,另外亞麻在烹煮過程中會產生黏液,也可作為辨識上的依據。冬天主要以收藏為主,除了飲食上有所注意之外,生活上也要多注意保暖,防止寒邪入侵身體。

Read More

冬天隨時都可吃十全大補湯嗎? 有幾個時間點不適合

【圖片提供】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https://whatsintcm.com 【作者】陳大眞 隨著冬天的到來,天氣逐漸變冷,許多人可能都會有四肢冰冷的情況,大家一定會去吃熱呼呼的藥膳來暖身,而十全大補湯應該是大家的首選,那筆者今天就來談談十全大補湯。 根據考據十全大補湯主要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這書主要是蒐集當時民間的各式各種方藥,並交由政府統一公佈供一般民眾使用,該書共10卷,附《指南總論》3卷,分列14門,記載方劑788首,而現在我們所熟知的十全大補湯有人說出自<十全大補湯>篇,也有人說出自<十全飲>篇,雖然都在該書的卷五,但其功效主治書上記載不甚相同,而所用的藥材一樣,各別劑量和炮製手法上卻有所差別,根據欽定《四庫全書》金陵版的內容分別看一下原文來比較一下差別: <十全大補湯>篇名,內容功效記載:「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疼痛,夜夢遺精,面色萎黃,腳膝無力,一切病後氣不如舊,憂愁思慮傷動血脾腎氣弱,五心煩悶,並皆治之。此藥性溫不熱,平補有效,養氣育神,醒 邪,溫暖脾腎,其效不可具述。」。 <十全飲>篇名,內容功效記載:「治諸虛百損,榮衛不和,形體羸瘦,面色痿黃,腳膝酸疼,腰背倦痛,頭眩耳舌乾,骨熱內煩,心忪多汗,飲食進退,寒熱往來,喘嗽吐衄,遺精失血。婦人崩不調。凡病後未復舊,及憂慮傷動血氣,此藥平補有效,最宜服之。」 而其兩方的組成皆以補血為主的四物湯加上補氣為主的四君子湯變成氣血雙補的八珍之後再加上黃耆就成了所謂的十全大補湯。 方中的藥材為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人參,茯苓,白朮,甘草,黃耆和肉桂,其中地黃依其炮製方式的不同又分為生地和熟地,生地清熱效果較佳,熟地主要是補益效果較勝,然外觀顏色類似因此在購買時應要小心,另外書上記載都要加上生薑三片和紅棗 二個以增加其效果。 依據台灣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記載十全大補湯為補血益氣之用,其適應對象為氣血兩虛,肢體倦怠者,而在使用上如為陰虛火旺或是肝陽上亢(高血壓)者要慎服。其一般來說方內藥材偏於「溫性」所以平時容易長痘痘,或是口乾舌燥者在食用之後通常會有嘴破,喉嚨痛方面的問題,再加上所含有的當歸含有揮發油,有潤腸的效果,因此腸胃較差的人吃了,可能會有腹瀉的問題,另外對女性來說,如果經期時經血量較多時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影響週期,最後有高血壓,心臟功能不全,腎臟功能不好者不適合長期食用,希望大家在今年冬天裡都可以在對的時間點吃正確的藥膳來養生,為明年春天的到來做好萬全的準備。 【作者簡介】 陳大眞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系博士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醫療智慧中心 助理研究員 全國中醫醫學校院共通教材編撰委員會中藥學科 編撰委員 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 特聘講師 中國醫藥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 兼任講師 嘉南藥理大學 藥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河洛藥典 www.whatsinTCM.com 共同創辦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