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因本方藥物十味,均燒灰存性,研細粉用。
【出典】
《十藥神書》
【組成】
大薊,小薊,荷葉,側柏葉,茅根,茜草根,梔子,大黃,牡丹皮,棕櫚皮
(10)
【分類群】
<清熱涼血>:牡丹皮
<攻下>:大黃
<收澀>:荷葉
<清熱瀉火>:梔子
【方義】
組成均為涼血、止血之品,大薊、小薊、荷葉、茜草、側柏葉、白茅根功能涼血止血;棕櫚收澀止血;梔子能清肝瀉火,涼血止血;大黃能導熱下行以助於止血;丹皮配大黃涼血祛瘀,諸藥炒炭存藥性可加強收澀止血作用《方劑學唐》:大薊、小薊、荷葉、茜草、側柏葉、白茅根等以涼血止血為方中主要藥物,以挫其熱勢,使血循道而不妄行,又止血。因熱盛氣火上逆,故以梔子清熱瀉火,大黃導熱下行,折其上逆之勢,而緩解上部出血,使氣降血止,共為方中次藥,以清肝瀉火。以丹皮涼血止血而不留瘀,棕櫚收澀止血,共為方中佐藥。
【功能】
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效用】
血熱妄行之嘔血、吐血、咯血、衄血、崩漏等各種出血症。
【適應症】
肺結核咯血、支氣管擴張咯血、消化道潰瘍出血、婦女月經過多、功能性子宮出血、鼻衄、尿血及其他一切原因不明之出血症。
【趣記】
<清熱>:梔丹,<止血>:薊茜側棕茅,<…>大葉→單隻魚的西側有大葉的棕茅。
【增減】
若氣火上逆,血熱較盛者,以本方改為湯劑,並以大黃、梔子為方中主要藥物,且亦可加牛膝、代赭石以引血熱下行。
【藥理】
有止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