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Loading...

地黃

地黃

地黃(台灣習稱生地)7粒 
生地二級(外灰褐內黑)
生地6支(團塊,中粗大兩端細)
條生地(長條稍扁扭曲棒)
特等生地
懷慶乾地片
乾地片(山西)
條生地片
熟地一等8支(內外皆黑,黏)
熟地圓粒三等
特等熟地(烏黑光澤亮)
熟地16支片
熟地片
條熟地
九蒸熟地
16年老熟地(表面磨光再蒸製)
三年老熟地(老翁臉)
12年老熟地
12年老熟地(蘭心紋)
熟地片(絞碎組合片)

【命名】

地黃

 【出典】

本經上品

 【常用程度】

A

 【基原】

玄參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ner) Libosch.或其他栽培變種懷慶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var. hueichingensis Chao. et Schih.的根及根莖。

 【性狀】

(一)鮮生地呈紡錘形狀或圓柱形,長約6~13㎝,粗約0.5~3㎝或以上,外表黃紅色,具半圓形的結節,節上著生芽痕,有的尚具有縱直彎曲的皺紋和橫長的皮孔,斷面肉質,淡黃色。
(二)乾地黃呈不規則扁圓錐形或不規則的短塊,完整者中間較膨大,逐個捏成圓球形團塊(圓身),粗約0.8~2.5㎝,或更粗,兩端稍漸狹細,外表面灰色或灰褐色,縱橫皺縮。質柔軟,斷面黑色,帶粘性。
飲片為不規則形片塊,厚約2~5㎜,切面呈黑色或棕黑色,有菊花心,周邊棕灰色,極皺縮,味微甜。
(三)熟地黃為乾地黃的蒸製品,內外均呈漆黑色,外表呈漆黑色,皺縮不平。質柔軟、斷面滋潤,中心部往往可看到光亮的油脂狀塊,粘性甚大。味甜。
飲片:表面烏黑發亮,周邊黑色,質滋潤而柔軟,捏之易相黏連。
地黃依其採收後,加工炮製的不同,歷代本草書上都分為「生地黃、乾地黃、熟地黃」三種。本草書上所謂之「生地黃」仍指新鮮品之鮮生地,將根挖出後,去其莖葉及根鬚,洗淨泥土,切成小段來當藥用者。但因鮮生地保存不易,凡處方上寫生地,一般藥房都以乾地黃代用之,久之習以為常,因此就把乾地統稱為生地。

 【炮製】

1. 鮮地黃 2. 乾地黃(本省統稱生地) 3. 酒製熟地 4. 蒸熟地 5. 炒熟地,或仁/’>仁拌炒熟地 6. 地黃炭(生地炭、熟地炭)

 【鑑別】

《名醫別錄》:「生地黃。生咸陽黃土地者佳」。 《本草圖經》:「熟乾地黃最上」。 《證類本草》:「生咸陽川澤黃土地者佳」。 《證類本草》:「浸三、二時,又曝,再蒸,如此再過為勝」。 《醫方類聚》:「生地黃味甘,無毒,生于黃土者佳」。 《醫方類聚》:「地黃。此藥以二八月採者良」。 《醫方類聚》:「生地黃懷者佳」。 《本草品彙精要》:「陰乾,根肥大者為好」。 《本草品彙精要》:「根肥大柔潤者為好」。 《本草綱目》:「〔別錄曰〕地黃生咸陽川澤黃土地者佳」。 《本草備要》:「江浙生者,南方陽氣力微,北方生者,純陰力大,以懷慶肥大菊花心者良」。 《本經逢原》:「肆中人名地黃黃精者是也,以肥潤而大為佳」。 《本經逢原》:「唯重為佳」。 《經驗丹方匯編》:「地黃,皮老瘩疙堅實、菊花心者佳」。 《串雅內外編》:「熟地黃,淮慶者佳」。  《藥徵》:「其出和州者最多,而與出漢土者無異也,充實為佳」。 《本草求真》:「生於懷慶肥大菊花心者良」。 《本草求真》:「肥大者佳」。 《增藥辨》:「以九蒸九晒,透心黑者為佳」。 《良劣鑑別》:「乾地黃肥大者為良。熟地黃,色如漆品,有光澤味甘,大者為良品」。
以個大身圓、皮紋細、具有油性、體重、體質柔實軟、表面灰白或灰褐色,斷面有油光,顯菊花心、具粘性、無枯心、焦枯,味甜為佳。條細瘦、銹皮、油性少、斷面暗黃褐色者為次。優劣評價依次為河南懷慶、河北、山西、山東、南方(兩廣)。

 【鑑別術語】

1. 老母:指地黃栽子,經繁殖後的母根,以空虛,不能藥用。
2. 老翁臉:九蒸九晒,足夠,表面呈老翁臉,久藏不壞。
3. 蘭心紋:老熟地切片,紋路均勻質密。

 【章節】

根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