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丹溪心法(1347年)附餘》,《玉機微義(1396年)》卷四引《養生主論》,《醫方集解(1682年)》引王隱君方。
【組成】
【分類群】
<理氣>:沉香
<清熱燥濕>:黃芩
<攻下>:熟大黃
<化痰>:金礞石
【方義】
《醫方》:此手足太陰陽明藥也。(1)礞石:剽悍之性,能攻陳積伏瀝之痰。(2)大黃:蕩熱去實,以開下行之路。(3)黃芩:瀉肺涼心,以平上潛之火。(4)沈香:能升降諸氣,上至天而下至泉,以導諸藥使。(5)然皆峻劑,非體實者,不可輕投。《刪補》:方中用黃芩清胸中無形諸熱,用大黃瀉脾胃有質實火,此治痰必須清火也。以礞石之燥悍,此治痰必須除濕也。以沉香之速降,此治痰必須利氣也。二黃的礞石、沉香則能迅掃直攻老痰巢穴。濁逆之垢而不少留,滾痰之所由名也。
【功能】
降火逐痰,散結,通便。
【效用】
實熱頑痰而致的胸膈痞悶,咳喘痰稠,大便秘結,或發癲狂驚悸,或怔忡神志昏迷,或頭暈痰多等症。《醫方》:治實熱老痳,怪證百病。《刪補》:治實熱老痰之峻劑,虛寒者不宜用。
【適應症】
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精神失常,眩暈和癲癇等。幻視。
【趣記】
【增減】
(1)若昏迷者,宜加石菖蒲、鬱金以開竅。(2)若痰黃稠難咯者,宜加貝母、竹瀝以清熱潤燥化痰。(3)若驚風抽搐甚者,宜加殭蠶、鉤藤以熄風止痙。
【藥理】
有祛痰,平喘,抑菌,抗病毒,解熱,鎮靜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