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傷寒論》
【組成】
【分類群】
<補血>:芍藥
<理氣>:枳實
<攻下>:大黃
<芳香化濕>:厚朴
<止咳平喘>:杏仁
<潤下>:麻子仁
【方義】
《刪補》: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本草曰:潤可去燥。是以麻仁甘平而潤為君,杏仁甘溫而潤為臣。枳實破結,厚朴瀉滿,故以為佐。芍藥調中,大黃通下,故以為使。《漢典》:本方由麻子仁、芍藥、枳實厚朴、大黃、杏仁等六味組成。麻子仁為粘滑性之下劑,幫助大黃之瀉下作用。芍藥、枳實、厚朴、能緩和腸管之緊張,而將蠕動調整。杏仁則作為一種粘滑劑而效用。
【功能】
破氣消積,潤腸通便。
【效用】
胃腸燥熱,津液不足所致大便秘結,小便頻數。尿量多而大便硬,為使用本方之目標。此係一種緩和性瀉下劑,對於常習便秘者,尤其老人、病後之人等,體液枯竭,皮膚及粘膜,滋潤不足,並有便秘之場合適宜。《刪補》:腸胃燥熱,大便秘結,小便數多。
【適應症】
習慣性便秘,老人虛秘,痔瘡便秘,肛門疾患手術後大便燥結及某些疾病伴久的大便燥結;又用於治療神經性尿頻,噎膈,蛔蟲性腸梗阻。
【禁忌】
(1)本品雖為緩下之劑,但方中藥物多為破氣瀉下之品,故孕婦、產婦及氣虛年老者,體弱而大便溏洩者忌服。(2)忌食辛辣、油膩等物。
【趣記】
(1)小承氣湯+馬嫂幸(麻芍杏)。(2)馬大嫂實不幸(麻大芍實朴杏)。
【增減】
(1)若腸燥甚者,加栝蔞仁、柏子仁,以增強潤腸作用。(2)若熱結甚,苔黃,脈數者,大黃劑量加重,以增強瀉熱作用。(3)本方去芍藥、枳實、厚朴、杏仁,即為潤腸丸《脾胃論》,主治風結、血結便秘飲食勞倦,大便秘結,或乾燥秘結不通,全不思食。(4)若痔瘡便秘者,加當歸、桃仁、赤芍以養血活血。(5)若身體虛弱者,去大黃,酌加郁李仁、番瀉葉等,以增加潤腸作用。
【藥理】
有致瀉,緩解平滑肌痙攣,降壓等作用。麻子仁丸能加強腸管蠕動作用,取25%麻子仁液4滴作用於離體家兔腸管,發現腸管蠕動波波幅大於正常,頻率較大而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