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
當歸,龍腦(冰片),川芎,山梔仁(梔子),川大黃,羌活,防風
(7)
【分類群】
<補血>:當歸
<攻下>:川大黃
<活血祛瘀>:川芎
<清熱瀉火>:梔子
<開竅>:冰片
【方義】
《醫方》:(1)此足厥陰少陽藥也。(2)肝者將軍之官,風淫火熾,不易平也。(3)龍膽、大黃:苦寒厚味,沈陰下行,直入厥陰而散瀉之,所以抑其怒而折之使下。(4)羌活氣雄,防風善散,故能搜肝風而散肝火,所以從其性而升之於上也。(5)少陽火鬱,多煩燥,梔子能散三焦鬱火而使邪熱從小便下行。(6)少陽火實,多頭痛目赤,川芎能上行頭目而逐風邪。且川芎、當歸乃血分之藥,能養肝血而潤肝燥,又皆血中氣藥,辛能散而溫能和兼以培之也。(7)一瀉一散一補,同為平肝之劑,故曰瀉。《刪補》:龍膽草直入肝經,以瀉其火,佐梔子、大黃,使其所瀉之火,從大、小二便而出,是治火之標也。肝主風,風能生火,治肝不治風,非其治也。故用羌活、防風散肝之風,即所以散肝之火,是治火之本也。肝之情欲散,故用川芎之辛以散之。肝之質喜滋,故用當歸之濡以潤之。是於瀉肝之中,寓有養肝之意。瀉肝者,瀉肝之病也;養肝者,悅肝之神也。蓋肝木主春,乃陽升發動之始,萬物生化之源,不可傷也。竹葉清熱除煩,導引熱從小便而出,共為佐藥;蜂蜜、砂糖調和諸藥,共為使藥。各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養肝散鬱之效。
【功能】
清肝瀉火。
【效用】
肝經鬱火,目赤腫痛,煩躁易怒,多夢易驚,不能安臥,頭眩頭痛,耳中轟鳴,大便乾燥,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弦數等肝火鬱結病證。以及小兒急驚,熱盛抽搐等。《醫方》:治肝火鬱熱,不能安臥,多驚多怒,筋痿不起,目赤腫痛。《刪補》:治肝火風熱,不能安臥,多驚多怒,目赤腫痛,及小兒急驚抽搐。
【適應症】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充血性青光眼,高血壓,各種痛證。
【趣記】
謝親(瀉青)–龍搶房子,大膽勾當 (龍羌防梔,大芎當)#
【增減】
(1)本方加青黛、薄荷、荊芥治療小兒發熱、抽風、驚痛。(2)若兼不寐者加鉤藤、酸棗仁以柔肝安神。(3)本方加蒼耳子、辛夷、白芷、苡仁以排膿通竅,治療鼻竇炎。(4)本方加蒲公英、土茯苓、大黃以加強清熱瀉火解毒之作用,治療帶狀皰疹。
【藥理】
有抗炎,鎮靜鎮痛,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