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刪補》: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湯者,藉以鎮水之義也。
【出典】
《傷寒論》
【組成】
【分類群】
<補血>:芍藥
<補脾補中>:白朮
<辛溫解表>:生薑
<溫裏>:附子
<補脾利水>:茯苓
【方義】
《醫方》:足少陰藥。(1) 茯苓、白朮:補土利水,能伐腎邪,而療心悸。(2)生薑、附子:回陽益衛,能壯真火,而遂虛寒。(3)芍藥:酸收,能斂陰和營,而止腹痛。《刪補》:小青龍湯治表不解有水氣,中外皆寒實之病也。真武湯治表已解有水氣,中外皆寒虛之病也。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湯者,藉以鎮水之義也。用附子之辛熱,壯腎之元陽,則水有所主矣。白朮之苦燥建立中土,則水有所制矣。生薑之辛散,佐附子以補陽,於主水中寓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滲,佐白朮以健土,於制水中寓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藥之酸收,仲景之旨微矣。蓋人之身陽根於陰,若徒以辛熱補陽,不少佐以酸收之品,恐真陽飛越矣。用芍藥者,是亟收陽氣歸根於陰也。於此推之,則可知誤服青龍致發汗亡陽者,所以於補陽藥中之必需芍藥也。《漢典》:本方初名玄武湯,亦被稱為少陰病之葛根湯/’>葛根湯,應用甚廣。《傷寒論》在太陽病篇及少陰病篇,皆見有此方。太陽病篇中,係用於太陽病經發汗而未癒,仍見發熱,心下動悸,並眩暈而搖晃欲倒者。惟此類病例究少,總之,雖發汗而熱不下,且有寒氣、足冷,其脈弱者,便可用之。本方由茯苓、朮、芍藥、附子、生薑等五味組成。附子與生薑振興新陳代謝。使血行旺盛而溫體。茯苓與白朮調整體液之分布,消除腸胃中停滯之水,以治下痢、眩暈、及心悸亢進。芍藥則調整胃腸之運動。
【功能】
溫腎散寒,健脾利水
【效用】
(1)脾陽虛,水氣內停,症見小便不利,四肢沈重疼痛,惡腹痛,下利,或肢體浮腫,舌淡,苔白滑,脈沈,及外感風寒,發汗後,汗出不解,仍發熱惡寒,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2)新陳代謝沉衰,致水毒在腸胃滯留,或導致腹痛下痢,或呈眩暈,心悸亢進,缺乏生氣等症狀者之治劑。《醫方》:(1)治少陰傷寒,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或欬、或嘔、或小便利 (傷寒,少陰篇) 。(2)又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仍發熱,心悸頭眩,筋惕肉瞤,振振欲擗地,氣虛惡寒(傷寒,太陽下篇)。《刪補》:少陰水氣為患,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其人或咳或嘔,或小便利而下利者,用此加減。
【適應症】
胃腸虛弱症,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症,腸結核,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支氣管哮喘,水腫,蕁麻疹,濕疹,耳源性眩暈等屬脾腎陽虛者。
【禁忌】
(1)暴病之嘔即用真武尚不相當。(2)孕婦忌服。
【趣記】
少主帶領福將,真威武(芍朮苓附薑)。
【增減】
《醫方》:(1)水寒相搏,欬者:加五味子、細辛、乾薑。(2)小便利:去茯苓。(3)下利:去芍藥,加乾薑。(4)嘔:去附子,加生薑一倍。《刪補》:(1)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2)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去芍藥加乾薑二兩。(3)若嘔,去附子加生薑,足成半斤。(1)若咳者,加細辛、乾薑、五味子以溫肺化飲。(2)若小便利者,去茯苓。(3)若下痢者,去芍藥,加乾薑、肉豆蔻以溫中止瀉。(4)若嘔者,加重生薑或加吳茱萸、半夏以溫胃止嘔。(5) 本方加重附子、白朮劑量去生薑加人參,即為附子湯/’>附子湯《傷寒論》其功用溫經助陽,驅寒除濕,主治陽虛寒濕內侵,身體骨節疼痛,惡寒肢冷,舌苔白,脈沉無力。
【藥理】
有提高心肌收縮力,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氧供應,增加尿量,降低肌酸酐,尿素氮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