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載入中...

薏苡白如明珠有除溼健脾之效,然成語「薏苡明珠」卻是負面的意思

右上:白薏仁 右下:炒薏仁 左上:郁李仁 左下:蕤仁
炒薏苡仁
紅薏苡仁
薏苡仁:外觀呈橢圓球,乳白光滑,頂端鈍圓,腹側深縱溝,胚乳大盾片長
薏仁的果實製成的臀鈴 陳大眞博士提供
左:紅薏苡仁 中:白薏苡仁 右:洋薏苡仁 陳大眞博士提供

「伏波飯薏苡,御瘴傳神良。能除五溪毒,不救讒言傷。讒言風雨過,瘴癘久亦亡。兩俱不足治,但愛草木長。草木各有宜,珍產駢南荒。絳囊懸荔支,雪粉剖桄榔。不謂蓬荻姿,中有藥與糧。舂為芡珠圓,炊作菰米香。子美拾橡栗,黃精誑空腸。今吾獨何者,玉粒照座光。」       《薏苡》北宋蘇軾

蘇軾晚年貶謫嶺南,然地處偏遠,所以醫藥物資缺乏,故在自家園圃栽種人參、地黃、枸杞、甘菊、薏苡等上藥,並作詩〈小圃五詠〉其中又將「禦瘴傳神良」的薏苡「舂為芡珠圓,炊作菰米香」,加入日常生活飲食之中,開始了藥食養生之道。

根據臺灣中藥典第四版記載薏苡仁(https://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8%96%8f%e8%8b%a1%e4%bb%81/)為禾本科植物Cxla 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Caill.) Stapf 之乾燥成熟種仁。主要產於福建、河北、遼寧、浙江等地,通常以福建浦城産者“浦薏苡”,河北安國(祁州)產者“祁薏米”,或是遼寧産者”關薏米”較為有名。臺灣也有零星的栽種,主要在臺灣中部為主,而臺灣中部原住民賽夏族會拿薏仁的果實,製成臀鈴〈tapangaSan)或稱背響,在祭典時使用,目前臺灣栽種的品種主要自日本引進,其籽粒較進口薏仁小,很好分辨,而臺灣進口的薏仁主要產於寮國等東南亞國家,並經由泰國出口到臺灣。該中藥材通常在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乾後打下果實,再曬乾,並除去外殼、種皮及雜質,之後再收集種仁備用。該中藥因為產地多元再加上使用歷史悠久,因此有許多別名,因此又稱為薏苡、薏仁、苡米,薏黍、薏珠子、解蠡、白薏仁、回回米、草珠兒、菩提子、珠子等。其英文為Job’s tears或是Adlay,泰國人稱為Duay,而在日本當食品用時,稱為鳩麥(hato mugiハトムギ),而作為中藥材用時,則為薏苡仁(ヨクイニン)。在選購時通常以身乾燥,粒大且飽滿,色白而無破碎者爲佳。

    關於「薏苡明珠」這句成語主要源於東漢時期的名將馬援,他在交趾打戰(現在的越南等地)因為當地濕瘴之氣嚴重,所以常吃薏仁米,用來祛潮濕、闢瘴氣,然因為南方的薏仁種特別優良,所以回來的時候裝了一大車,然之後馬援戰死後,卻有人對皇帝進讒言說那是南方得來的珠寶,因此馬援的家屬惶恐非常,幾乎不敢舉行葬禮,因此該成語比喻被人誣蔑,蒙受冤屈,也有做「薏苡之嫌」之用法。

    依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薏苡仁,味甘微寒。主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痺,下氣。久服輕身益氣。其根下三蟲。一名解蠡。生平澤。」說明其能去濕之外,久服能夠益氣,其根還有不同的功效。坊間有很多的商品名稱,容易讓大家混淆,整體來說真的薏仁通常名為紅薏仁、糙薏仁、白薏仁或是大薏仁,而另一種國外進口的稱為小薏仁、洋薏仁或是珍珠薏仁,其實是精製大麥仁,其顆粒較小且呈橢圓形,腹溝極淺近乎線狀,完全跟真的薏仁沒有關係。另外紅薏仁和糙薏仁是一樣的東西,類似我們糙米的概念,為薏苡籽實去除薏苡仁殼和種皮之後所產生,而再去除薏苡麩皮之後就會成為精白薏仁,也就是我們常看見白色的薏仁,總的來說臺灣目前市面上的薏仁都是從寮國、越南、泰國進口為主,而臺灣本土只要產糙薏仁為主。

    因為薏仁除了是中藥材之外,也是一般民眾常用的食品,為了保障大家食用的安心,選購正確的薏仁,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規範食品業者自2017年1月1日起,在製造的大麥產品外包裝上不得僅標示「小薏仁」、「洋薏仁」或「珍珠薏仁」等商品名稱,應並列實際所含原料標示,例如:「大麥(小薏仁)」、「大麥(洋薏仁)」或「大麥(珍珠薏仁)」等字樣,另外在台灣中藥典也規範砷、鎘、汞、鉛重金屬的限量標準和二氧化硫的殘留量標準,另外因為薏仁為種子類藥材,所以也制定黃麴毒素的含量,因此民眾可以安心使用。

【圖片提供】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https://whatsintc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