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脾胃論》卷中。
【組成】
黃耆,蒼朮,升麻,人參,白朮,陳皮,神麴,澤瀉,麥門冬,當歸,炙甘草,黃柏,葛根,青皮,五味子
(15)
【分類群】
<補血>:當歸
<補陰滋陰>:麥門冬
<清熱燥濕>:黃柏
<芳香化濕>:蒼朮
<收澀>:五味子
<利水滲濕>:澤瀉
<消食>:神麴
【方義】
《醫方》:手足太陰足陽明藥。(1)熱傷氣,參、耆益氣而固表。(2)濕傷脾,二朮燥濕而強脾。(3)火盛則金病而水衰,故用麥冬、五味以保肺而生津。(4)用黃柏:以瀉熱而滋水。(5)青皮:平肝而破滯。(6)當歸:養血而和陰。(7)神麴:化食而消積。(8)升葛:解肌熱而升清。(9)澤瀉:瀉濕熱而降濁。(10)陳皮:理氣,甘草:和中,合之以益氣強脾,除濕清熱。(李東垣曰:脾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耆閉腠理、止汗益氣。)《刪補》:吳琨曰:暑令行於夏至,長夏則兼濕令矣。此方兼而治之。炎暑則表氣易洩,兼濕則中氣不固。黃耆所以實表,白朮、神麴、甘草所以調中,酷暑橫流,肺金受病,人參、五味、麥冬,所以補肺、斂肺、清肺,經所謂扶其所不勝也,火盛則水衰,故以黃柏、澤瀉,滋其化源。津液亡則口渴,故以當歸、乾葛,生其胃液。清氣不升,升麻可升;濁氣不降,二皮可理。蒼朮之用,為兼長夏之濕也。
【功能】
清暑除溼、益氣生津,健脾燥濕。
【效用】
平素氣虛,傷於暑濕,脾濕不化,身熱頭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飲食,胸滿身重,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苔膩脈虛。《醫方》:(1)治表夏濕熱炎蒸,四肢困倦,精神減少,胸滿氣促,身熱心煩,口渴惡食。(2)自汗身重,肢體疼痛,小便赤濇,大便溏黃而脈虛者。《刪補》:長夏濕熱蒸炎,四肢困倦,精神減少,身熱氣高,煩心便黃,渴而自汗,脈虛者,此方主之。
【適應症】
夏季雜病,眩暈,暈厥,腎炎,慢性疲勞綜合症等。
【趣記】
清叔容易生氣(清暑益氣)—清晨歌聲吵五伯生氣,當去責罵兒子(青陳葛升草五蘗參耆,當麴澤麥二朮)#
【增減】
(1)若暑熱甚者,加石膏以清熱。(2)若暑熱挾濕,苔白膩者,去麥冬、石斛、知母之滋膩,加藿香、六一散以清暑濕。(3)若暑熱不盛者,去黃連。(4)若小兒夏季熱,久熱不退,煩渴體倦屬氣津不足者,去黃連加地骨皮、白薇以退熱。(5)若中滿者,去甘草。(6)咳甚者,去人參。(7)如口乾、咽乾者,加乾葛。(8)如煩亂猶不能止,少加黃連以去之。(9)如氣浮心亂,則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得煩減,勿再服。(10)如心下痞,亦少加黃連。長夏濕主客邪火旺,可以權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分消其濕熱之氣也。(11)濕氣大勝,主食不消化,故食減,不知穀味,加炒麴以消之。
【藥理】
有抗疲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