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藿香,紫蘇葉,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朮,陳(橘)皮,厚朴,(苦)桔梗,半夏(麴),甘草,生薑,大棗
(13)
【分類群】
<理氣>:陳皮(橘皮)
<補脾利水>:茯苓
<利水滲濕>:大腹皮
【方義】
《醫方》:此手太陰足陽明藥也。(1)藿香:辛溫,理氣和中,辟惡止嘔,兼治表裏為君。(2)蘇、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發表邪。(3)厚朴、大腹:行水消滿。(4)橘皮、半夏:散逆除痰,佐之以疏裏滯。(5)苓、朮、甘草:益脾去濕,以輔正氣為臣使也,正氣通暢,則邪逆自除矣。《刪補》:吳琨曰:四時不正之氣,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裏,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用芬香利氣之品以正裏。蘇、芷、陳、腹、朴、梗,皆氣勝者也,故能正不正之氣;茯、半、甘草則甘平之品,所以培養中氣者也。若病在太陽,與此湯全無干涉,傷寒脈沉發熱,與元氣本虛之人,並夾陰發熱者宜戒。又金不換正氣散,即平胃散加半夏、藿香,凡受山嵐瘴氣及出遠方不服水土、吐瀉下利者主之。蓋平胃散,可以平濕土而消瘴,半夏之燥以醒脾,藿香之芬以開胃,名曰正氣,謂能正不正之氣也。《成方便讀》:夫四時不正之氣,與嵐瘴瘧疾等證,無不皆有中氣不足者,方能受之,而中虛之人,每多痰滯,然後無形之氣,挾有形之痰,互結為患。故此方以白朮、甘草補土建中者,即以半夏、陳皮、茯苓化痰除濕繼之。但不正之氣,從口鼻而入者居多,故復以桔梗之宣肺,厚朴之平胃,以鼻通於肺,而口達乎胃也。藿香、紫蘇、白芷,皆為芳香辛散之品,俱能發表宣裏,闢惡祛邪;大腹皮獨入脾胃,行水散滿,破氣寬中;加薑、棗以和營衛致津液,和中達表,如是則邪有不退氣有不正者。《漢典》:方中之紫蘇葉、藿香、白芷等能解表而發散暑濕;白朮、茯苓、陳皮、半夏、厚朴等能消宿食去停水;桔梗、大腹皮等能疏通胸腹而順氣。
【功能】
解表化溼,理氣和中。
【效用】
(1)外感風寒,內傷食滯,或內傷寒濕,夏傷暑濕,山嵐瘴瘧,症見惡寒發熱,頭痛,胸膈滿悶,霍亂吐瀉,腹痛嘔吐,腸鳴泄瀉,口淡,舌苔白膩等。(2)屬消導劑,兼治內傷,有發散之效力,多在夏季使用。其內為生冷所傷,外為暑濕所感,胃腸內有宿食與停水,因之發生腹痛、下痢、嘔吐、心下痞滿、頭痛、發熱等,而無汗者,用之能將暑與濕發散,將停水與宿食消導。縱無此等症狀,夏期常用,亦有調整胃腸,使身心輕快之效果。《醫方》:(1)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欬嗽氣喘,及傷冷傷濕,瘧疾中暑,霍亂吐瀉。(2)凡感嵐瘴不正之氣者,並宜增減用之(元氣虛弱之人慎用)。 《刪補》:外受四時不正之氣,內停飲食,頭痛寒熱,或霍亂吐洩,或作瘧疾。
【適應症】
胃腸型感冒,急性胃腸炎,急性腸炎,寒濕型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結腸炎,妊娠惡阻,中暑,小兒食滯之咳嗽等。
【趣記】
(1)治胃腸型感冒,<補脾>:棗甘朮苓,<解表>:薑芷蘇,<化濕>:厚朴藿腹,<理氣化痰>:陳夏桔。(2)四君無參,三佐,陳瞎子(陳夏桔)吃了,厚腸胃止腹痛霍然舒服(厚芷腹藿蘇)。
【增減】
《漢典》:對於顏面多發青年性疣贅者,可加薏苡仁用之。(1)若表邪偏重者,則蘇葉用量加重。(2)若兼食滯,胸悶腹脹者,則去甘草、大棗之膩滯,加萊菔子、雞內金、神麴以消食導滯。(3)若偏濕者,以蒼朮易白朮,以加強化濕作用。(4)若腹瀉甚者,則加扁豆、苡仁,以祛濕止瀉。(5)若小便短少者,則加木通、澤瀉,以去濕利水。(6)若暑溼,症見胸脘痞悶,心煩,身熱,舌苔黃膩者,宜本方去紫蘇、白芷,加青蒿、黃芩、滑石以清熱去濕。(7)若寒濕,症見畏寒肢涼,腹脹滿,大便稀溏或泄瀉,久而膚腫,舌苔白,脈緩而遲者,宜本方去白芷、紫蘇、桔梗、加炒乾薑、吳茱萸、豬苓以溫中祛寒利濕。(8)本方去桔梗、白芷、紫蘇,加煨葛根、煨白芍、炮乾薑治經行泄瀉。(9)本方去白芷、桔梗、大腹皮加延胡索、蒲公英、鬱金治逆流性食道炎。
【藥理】
有解痙,鎮痛,鎮吐,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抑菌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