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傷寒論》
【組成】
【分類群】
<清熱燥濕>:黃連
<補氣>:人參
<辛溫解表>:桂枝
<溫裏>:乾薑
<化痰>:三佐甘薑棗、半夏
【方義】
《醫方》:足陽明藥。(1)黃連:苦寒泄熱以降陽。(2)薑、桂:辛溫除寒以升陰。(4)半夏:和胃止嘔。(5)甘草、大棗:調中止痛。(6)上中二焦寒熱交戰,以此和解之。《刪補》:程應旄曰:熱在胸中,有煩躁鬱悶之證,可知胃中反有邪氣,以寒邪被格在下故也。此證寒熱俱有,較之大青龍之寒熱,已向近裏一層,故其證不見之表裏際,而只見之上下際。腹中痛者,陰邪在胃而寒乃獨治於下也。欲嘔吐者,陽邪在胸、而熱乃獨治於上也。此為上下相格治法,亦寒熱並施,而辛寒易以苦寒,辛熱加以苦熱,更以人參、半夏以補宣中氣,升降陰陽。自此條而互及瀉心諸湯,皆其法也。……胸中有熱,胃中有寒,導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表裏不和,所以用黃連瀉胸中之熱,乾薑、桂枝散胃中之寒,互相配合,寒熱平調。再加半夏和胃降逆,人參、大棗、甘草益氣和中,使中焦升降復常。這樣就能使寒熱消散,表裏調和,痛嘔都止。……本方對原來胃虛有寒者,因受涼而致胃痛嘔吐的證候,也可服用。《漢典》:此係從半夏瀉心湯/’>半夏瀉心湯中,取去黃芩,換入桂枝之處方。黃連與人參有消炎健胃之效。半夏得乾薑之協力,能止噁心嘔吐。桂枝與乾薑得甘草大棗之協力,能止腹痛,回復胃腸機能。
【功能】
調和寒熱,和胃降逆。
【效用】
(1)胸中有熱,胃中有寒,升降失常,表裏不和而致的胸中煩熱,心下痞滿,痞悶不舒,氣上衝逆,欲嘔吐,腹中痛,或腸鳴泄瀉,舌苔白滑罩黃,脈弦。(2)本方對類似半夏瀉心湯/’>半夏瀉心湯證,而有腹痛者用。目標為心下痞滿、壓重感、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痛、口臭等、並常會出現黃色舌苔。其便通不定,下痢有之,秘結亦有之。《醫方》:傷寒未解,胸中有熱而欲嘔,胃中有寒而腹痛者 (傷寒,少陽篇)。《刪補》: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
【適應症】
急性慢性胃炎,胃腸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腹瀉,嘔吐,腹脹,手術後的腸粘連等。
【禁忌】
陰虛胃痛嘔逆者忌用。
【趣記】
(1)鬼臉嚇人(桂連夏人)+三佐。(2)連江貴人下早朝(連薑桂人夏棗草)。
【增減】
(1)氣滯納呆甚者,加白蔻仁6g,枳殼10g,神麴10g;氣虛者,加黨參15g,白朮10g;(2)肝胃熱偏盛者,加川楝子10g,黃芩10g;(3)吞酸嘈雜者加吳茱萸10g,煅瓦楞子15g;(4)表寒肢冷甚者,重用桂枝、乾薑。
【藥理】
有抗菌,解熱,鎮痛,抗炎,止嘔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