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張氏醫通》:湯取黃龍命名,專攻中央燥土。
【出典】
《傷寒六書》卷三。
【組成】
【分類群】
<補血>:當歸
<理氣>:枳實
<補脾補中>:甘草
<攻下>:芒硝、大黃
<補氣>:人參
<芳香化濕>:厚朴
【方義】
《溫疫論》:大虛不補,虛何由以回﹖大實不瀉,邪何由以去﹖勉用參,地以回虛,承氣以逐實,此補瀉兼施之法也。《張氏醫通》:湯取黃龍命名,專攻中央燥土,上既燥竭,雖三承氣萃集一方,不得參,歸鼓舞胃氣,烏能興云致雨﹖或者以為因虛用參,殊不知參在群行劑中,則迅掃之威愈猛,安望其有補益之力歟﹗《傷寒瘟疫條辨》:虛人熱結於裏,攻之不行,乃腸胃枯涸之故,故陶氏加參,歸,地於大承氣湯中以助氣血,建背城之功。《方劑學唐》:大黃、芒硝、枳實、厚朴即為大承氣湯,也用於瀉熱通便,蕩滌腸胃實熱積滯,急下以存正氣共為方中主要藥物。以人參、甘草、當歸以益氣養血,扶正袪邪共為方中次藥。以桔梗宣上開下即宣肺通腸腑;以生姜、大棗、甘草補益脾胃,並助人參、當歸扶助正氣共為方中佐藥;以甘草調和諸藥,為方中使藥。
【功能】
回虛逐實,補瀉兼施。益氣養血,攻下通便。
【效用】
傷寒熱邪傳裏,胃腸燥熱而氣血不足,屎結實,而致結熱利證,腹痛拒按,口舌乾燥,譫語發渴口渴,身熱,神倦少氣;或便秘,腹脹硬痛,甚則循衣摸床,撮空理線,神昏肢厥,筋惕肉瞤,肢體震戰,舌苔焦黃或焦黑,脈虛。
【適應症】
腸梗阻,急性闌尾炎,膽囊炎,膽結石等病症。
【趣記】
大承氣湯(大黃,枳實,厚朴,芒硝)+深夜才回家,吵(參歸草)。
【增減】
(1)老年氣血虛者,宜去芒硝,以保護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