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傷寒論》
【組成】
【分類群】
<補脾補中>:白朮
<辛溫解表>:桂枝
<補脾利水>:茯苓
【方義】
《醫方》:足太陽藥也。(1)太陽之熱,傳入膀胱之腑,故口渴而便不通。(2)經曰:淡味滲泄為陽,二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為君。淡能利水,茯苓走氣分,豬苓走血分,必上行入肺而後能下降入膀胱也。(3)鹹味涌泄為陰,澤瀉甘鹹入腎、膀胱,同利水道為臣。(4)益土所以制水,故以白朮苦溫健脾去濕為佐。(5)膀胱者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故以肉桂辛熱為使,熱因熱用,引入膀胱以化其氣,使濕熱之邪,皆從小水而出也。 《刪補》:君澤瀉之鹹寒,鹹走水府,寒勝熱邪。佐二苓之淡滲,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並瀉水熱也。用白朮之燥濕,健脾助土,為之堤防以制水也。用桂之辛溫,宣通陽氣,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澤瀉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朮須桂上升,通陽之效捷,氣騰津化渴自止也。若發熱表不解,以肉桂易桂枝,服後多服暖水,令汗出愈。是此方不止治停水小便不利之裏,而猶解停水發熱之表也。 《漢典》:所謂水逆嘔吐,乃指有口渴與尿利減少,而飲水立即吐出,再飲再吐而言。有熱之場合,脈變浮數,而不出汗。君飲五苓散,便會尿利增加,並汗發而熱降。水逆嘔吐,如飲五苓散,亦即嘔吐止,並有尿出。本方之澤瀉、豬苓、茯苓、白朮等藥,均為體液之調整劑,能去胃腸內之停水,使尿利增加,而消浮腫,澤瀉、豬苓治口渴,與茯苓為伍,並有鎮靜之效。桂枝則去表熱,治氣之上衝,並助他藥之利尿效用。
【功能】
溫陽化氣,去濕散邪,滲濕,行水。
【效用】
本方治表有邪熱,裏有停水之各種疾患有效,以口渴,及尿利減少者為目標。又,水逆之嘔吐,亦本方之目標。膀胱化氣不利,水濕內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腫腹脹,嘔逆泄瀉,渴不思飲。外表證,頭痛發熱,煩渴欲飲,水入即吐,脈浮;或泄瀉,暑濕吐瀉等症。 《醫方》:(1)治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燥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此湯主之(傷寒,太陽上篇)。(2)及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傷寒,太陽上篇)。(3)及傷寒痞滿,服瀉心湯不解,渴而燥,小便不利(傷寒,大陽中篇)。(4)通治諸濕腹滿,水飲水腫,嘔逆泄瀉,水寒射肺,或喘或欬,中者煩渴,身熱頭痛,膀胱積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瘧,身痛身重(此皆傷濕之見證)。 《刪補》:脈浮小便不利,熱微消渴者。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
【適應症】
急性腎炎,早期腎功能衰竭,尿滯留,水腫和組織器官積液,泌尿系統結石和感染,胃腸炎,泄瀉和嘔吐,患感冒及其他有熱之疾患而有口渴及尿利減少者。
【禁忌】
若汗下後,內亡津液,而便不利者,不可用五苓,恐重亡津液,而益虧其陰也;一切陽虛不化氣,陰虛而泉竭,以致小便不利者,若再用五苓以劫其陰陽,禍如反掌,不可不慎。
【趣記】
五苓=二道命令選擇貴主人(二苓澤桂朮)。
【增減】
《醫方》:(1)水疝:加川楝子。(2)傷暑者:加砂/’>硃砂、燈心煎。(3)水結胸:加木通。(4)中濕發黃,加茵陳。(1)若水腫較甚,則加桑白皮、陳皮、大腹皮、車前子等化氣利水,以增強利尿消腫。(2)若水腫兼表證,則配伍越婢湯,以加強解表之作用。(3)若濕熱泄瀉者,則去白朮、桂枝,加茵陳以清熱祛濕。(4)若傷濕食滯者,則加平胃散以行滯去濕。(5)若兼中氣不足者,則加黨參以健脾益氣。(6)若青光眼者,則加車前子以清熱利尿,桑白皮、大腹皮以利水消腫醒脾胃,龍膽草以清熱燥濕利肝膽。(7)若急性泌尿系統感染者,則加石葦、海金沙、滑石以清熱祛濕通淋。(8)本方去桂枝即為四苓散《名醫指掌》,其功用滲濕利水,主治內傷飲食有濕,小便赤少,大便溏泄。(9)本方加茵陳即為茵陳五苓散《金匱要略》,其功用利濕退黃,主治濕熱黃疸,濕多熱少,小便不利。(10)本方加平胃散即為胃苓湯《丹溪心法》,其功用祛濕和胃,行氣利水,主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水穀不分,泄瀉不止。(11)積滯緊急,加巴豆。如熱甚,加柴胡湯/’>小柴胡湯,去官桂。或加蘇子8分;不效,加甘遂5分。
【藥理】
有五苓散證作用和利尿作用,並對水電解質代謝,乙醇代謝以及乙醇性脂肪肝和肝損害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