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刪補》:方名四逆者,主治少陰中外皆寒,四肢厥逆也。
【出典】
《傷寒論方》
【組成】
【分類群】
<補脾補中>:甘草
<溫裏>:乾薑、附子
【方義】
《醫方》:足少陰腎經藥。(1)寒淫於內,治以甘熱,故以薑附大熱之劑,伸發陽氣,表散寒邪。(2)甘草亦補中散寒之品,又以緩薑附之上僭也。必冷服者,寒盛於中,熱飲則格拒不納。經所謂熱因寒用,又曰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是也。 《刪補》:方名四逆者,主治少陰中外皆寒,四肢厥逆也。君以炙草之甘溫,溫養陽氣。臣以薑、附之辛溫,助陽勝寒。甘草得薑、附,鼓腎陽溫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薑附得甘草,通關節走四肢,有逐陰回陽之力。腎陽鼓寒,陰消則陽氣外達而脈升手足溫矣。《衷中參西》:乾薑為溫暖脾胃之主藥,伍以甘草,能化其猛烈之性使之和平,更能留其溫暖之力使之常久也。然脾胃之溫暖,恆賴相火之壯旺,附子色黑人腎,其非常之熱力,實能補助腎中之相火,以厚脾胃溫暖之本源也。方名四逆者,誠以脾主四肢,脾胃虛寒者,其四肢常覺逆冷,服此藥後,而四肢之厥逆可回也。《漢典》:本方由甘草、乾薑、附子等三味組成,可以看作甘草乾薑湯加附子之處方。附子振興新陳代謝機能之沈衰,藥效甚著,故本方係在類似甘草乾薑湯之證,而新陳代謝,甚為沈衰之場合。若新陳代謝機能亢進,病症成為發揚性之場合,則不適用。
【功能】
回陽救逆,溫經逐寒。
【效用】
少陰病,陰寒內盛,陽氣衰微,表熱裏寒,陽虛欲脫,冷汗自出,四肢拘急,手足厥冷,惡寒,顏色蒼白,下利清穀,嘔吐、腹痛,脈微欲絕者。 《醫方》:(1)治三陰傷寒,身痛腹痛,下利清榖,惡寒不渴,四肢厥冷(傷寒,太陰厥陰篇)。(2)或反不惡寒,面赤煩燥,裏寒外熱,或乾嘔,或咽痛,脈沉,微細欲絕(傷寒,太陰、厥陰篇)。 《刪補》:脈沉厥逆等證。
【適應症】
慢性胃腸炎吐瀉過多,腹瀉,消化不良,胃下垂,急性吐瀉病,疫痢。各種高熱大汗所致之虛脫,失血過多而手足厥冷等。
【禁忌】
(1)本方所治之厥逆及亡陽之證,非屬陽虛者勿用。(2)本方證因寒盛於內而見面紅,煩躁等真寒假熱證者,恐熱湯格拒不納,可遵經旨「治寒以熱,涼而行之」將本湯冷服。(3)血虛寒滯之厥逆非本方所宜,熱厥禁用。
【趣記】
是你將父吵(薑附草)#
【增減】
《醫方》:(1)面赤者,格陽於上也:加蔥九莖以通陽。(2)腹痛者,真陰不足也:加芍藥以斂陰。(3)咽痛,陰氣上結也:加桔梗以利咽。(4)利止,脈不出:加人參以助陽補氣血。(5)嘔吐:加生薑以散逆氣。《漢典》:通脈四逆湯將四逆湯中之乾薑,增加其量之處方,用於四逆湯證之劇症。人參湯/’>四逆加人參湯即四逆湯加人參,用於因出血過多,致體液缺乏,而病勢重劇者。茯苓四逆湯在人參湯/’>四逆加人參湯中,再加茯苓,用於人參湯/’>四逆加人參湯證,更出現有煩燥下心悸亢進、浮腫等症狀者。(1)若屬寒濕外泛,症見陰黃,舌苔灰滑,四肢逆冷,則配伍茵陳、白朮,以溫陽祛寒,利濕退黃。(2)若脾腎陽虛,寒濕下注,症見水腫、白帶,則配伍黨參、白朮、茯苓,以溫脾補腎,祛寒滲濕。(3)本方加白朮、大棗湯,名朮附湯,治風濕相搏,身體煩疼,即中寒發厥心痛。(4) 本方除甘草,即為乾薑附子湯/’>附子湯,治下後復汗,晝躁夜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無大熱者,也治中寒厥逆,眩仆無汗或自汗淋漓,即外熱煩躁,陰勝格陽。(5) 本方除甘草加蔥四莖,即為白通湯,以復陽通脈再加人尿、豬膽汁,即為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至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而煩,服此湯後,脈暴出者死,為續者生。(6) 本方加人參,即為人參湯/’>四逆加人參湯,治惡寒、脈微、腹利、利止亡血。再加茯苓,即為茯苓四逆湯,治汗下後病不解而煩躁。(7) 本方除乾薑加芍藥,即為芍藥甘草附子湯/’>附子湯/’>甘草附子湯/’>附子湯,治傷寒發汗不解,反惡寒者,虛也。(8) 本方除附子,用甘草、乾薑,名甘草乾薑湯,治傷寒脈浮、自汗、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用桂枝湯/’>桂枝湯誤攻其表,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與此湯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便作芍藥湯以和其陰,其腳即伸,芍藥,甘草各四兩。(9) 本方加當歸、木通,名當歸四逆湯,治感寒手足厥冷,脈細欲絕,及男婦寒疝,臍下冷,引腰胯而痛。(10)本方加茵陳,名茵陳四逆湯,治陰黃。
【藥理】
有強心,抗氧化,抗休克,提高免疫功能,耐缺氧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