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正體類要(1529年)》,《證治準繩(1607年)》
【組成】
當歸,人參,白芍,白朮,茯苓,熟地,川芎,炙甘草,生薑,大棗
(10)
【分類群】
<補血>:熟地、當歸、芍藥
<補氣>:人參
<辛溫解表>:生薑
<補脾利水>:茯苓
<活血祛瘀>:川芎
【方義】
《方劑學唐》:人參、熟地益氣養血,共為方中主要藥物。以白朮、茯苓健脾滲濕,與人參配伍則益氣補脾;當歸、白芍養血和營,與熟地配伍補益陰血,共為方中次藥。以川芎活血行氣,為方中佐藥,使補而不滯。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為方中使藥。
【功能】
氣血雙補。
【效用】
虛損屬於氣血兩虛,脾胃不和者,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食慾減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等症。
【適應症】
貧血,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失眠症,婦人腰痛,月經不順,婦女產後失血過多,習慣性流產。
【趣記】
四君四物八珍湯,加減可變數個方#
【增減】
(1) 若崩漏者去川芎,加阿膠、茜草炭、陳棕炭以止血,若氣虛甚者,再加黃耆以補氣攝血。(2) 若血虛月經不調、經期不準、行經腹痛者,加益母草以活血調經止痛。(3) 本方加黃耆、肉桂即為十全大補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其功用為溫補氣血,主治氣血不足,飲食減少,久病體虛,腳膝無力,面色萎黃,精神倦怠以及瘡傷不歛,婦女崩漏。一切病後氣不如舊,憂愁思慮,傷動血氣咳喘中滿,脾腎氣弱,五心煩悶者。(4) 本方加黃耆、肉桂、五味子、遠志、陳皮、生薑、大棗去川芎即為人參養榮湯/’>人參養榮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其功用益氣補血,養心安神,主治積勞虛損,氣血不足,四肢沉滯,骨肉酸疼,行動喘咳,小便拘急,腰背強痛,心虛驚悸,咽乾唇燥,飲食無味,形體瘦削等。(5) 本方加黃耆、續斷、黃芩、砂仁/’>砂仁、糯米去茯苓即為泰山磐石散,其功用為益氣健脾,養血安胎,主治婦人氣血兩虛,或肥而不實,或瘦而血熱,或肝脾素虛,倦怠少食,屢有墮胎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