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傷寒論、金匱》
【組成】
麻黃,桂枝,(炙)甘草,(白)芍藥,細辛,乾薑,五味子,半夏
(8)
【分類群】
<補血>:芍藥
<補脾補中>:甘草
<溫裏>:細辛、乾薑
<化痰>:半夏
【方義】
《醫方》:足太陽藥。(1)表不解,故以麻黃發汗為君。(2)桂枝、甘草佐之,解表為佐。(3)咳喘,肺氣逆也,故用芍藥酸寒,五味酸溫以收之。(4)水停心下則腎燥,細辛、乾薑辛溫,能潤腎而行水。(5)半夏辛溫,能收逆氣,散水飲,為使也,外發汗,內行水,則表裏之邪散矣。 《刪補》:太陽停飲有二:一中風,表虛有汗,五苓散證也;一傷寒,表實無汗,小青龍湯證也。表實無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棗者,以其性泥也。去杏仁者,以其無喘也,有喘者加之。去生薑者,以有乾薑也,若嘔者仍用。佐乾薑、細辛,極溫極散,使寒與水俱從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飲,以清不盡之飲。佐五味收肺氣,以斂耗傷之氣,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與噎,小便不利,少腹滿,俱去麻黃,遠表以就裏也。加附子以去噎散寒,則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則微利少腹滿可除矣。此方與越婢湯同治水飲溢於表,而為膚脹、水腫,宜發汗外解者,無不隨手而消。越婢湯治有熱者,故方中君以石膏以散陽水也。小青龍湯治有寒者,故方中佐以薑、桂以消陰水也。 《漢典》:桂枝與麻黃為伍,能去表邪。麻黃、細辛、半夏等有去水毒及利尿之效。乾薑去裡寒。五味子與麻黃、細辛為伍,能治咳嗽。芍藥與桂枝為伍,能促血行,而去鬱血。
【功能】
解表化飲,止咳平喘,發汗行水,散寒,溫肺。
【效用】
外感風寒,內停水飲,症見惡寒發熱無汗,咳嗽痰白清稀,微喘,甚則喘息不得臥,口不渴,或肢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緊。表有邪,並裡有水毒者。平素胸脅有水毒之人,被外邪誘發,而引起之各種症狀,多以此治。此類患者,一罹感冒,便會引起支氣管炎,或喘息性支氣管炎,而咳嗽頻發,喘鳴氣喘,並有泡沬樣痰咯出。 《醫方》: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欬,或噎、或喘、或渴、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滿,短氣不得臥(傷寒,太陽下篇)。 《刪補》: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及雜病膚脹、水腫證,用此發汗而利水。
【適應症】
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咳嗽,百日咳,久咳,感冒,過敏性鼻炎,胸膜炎(滲性者),肺水腫,腎炎發病初期之浮腫,結膜炎。
【禁忌】
若浮腫已久者,用之反會導致不良後果,故須注意。高熱及舌絳者禁。
【趣記】
小青龍行水力較小於大青龍,因此麻黃湯/’>麻黃湯去杏仁,炒菜少辛辣的薑五味醋來拌(芍辛薑五味半)。
【增減】
《醫方》:(1)渴去半夏,加花粉。(2)喘去麻黃,加杏仁。(3)形腫亦去麻黃。(4)噎去麻黃,加附子。(5)小便秘去麻黃,加茯苓。 《刪補》: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炮)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去皮尖)半升。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熬令赤色)。「加蕘花如雞子,熬令赤色」,此必傳寫之訛。蓋《本草》蕘花即芫花類也,用之攻水,其力甚峻,五分可令人卞行數十次,豈有治停飲之微利,而用雞子大之蕘花者乎﹖當改加茯苓四兩。 《漢典》:加石膏,用於小青龍湯證而有煩躁者。(1) 若惡寒重,咳嗽,氣急,痰多色白而清稀,苔白膩或白滑,脈弦,係屬寒盛陽虛,痰飲內停者,重在溫散與降氣,宜小青龍湯中麻黃、桂枝、乾薑、細辛、半夏重用,五味子、白芍、甘草宜輕用;並加三子養親湯(紫蘇子,白芥子,萊服子)。(2) 若除主證之外伴有咳吐黃痰而稠者,宜小青龍湯加黃芩、魚腥草以清熱。(3) 若咳嗽,氣喘久作,痰白而稀,氣短不足以息,腰脊疼痛,形寒肢冷,苔白,脈沉細,即兼有肺腎兩虛者,宜小青龍湯加補腎納氣之藥物,如肉桂及淫羊藿,或易桂枝用肉桂以加強溫腎之作用。(4) 若兼煩躁者,加石膏以清熱除煩。(5) 若口渴者,宜本方去半夏加天花粉以清熱生津或去半夏,加栝樓根3兩。(6) 苦喘者,加杏仁以利肺平喘。(7) 本方去桂枝、芍藥、甘草,加射干、紫菀、款冬花、大棗即為射干麻黃湯/’>麻黃湯/’>射干麻黃湯/’>麻黃湯,其功用屬宣肺祛痰,下氣止咳,主治咳而上氣,喉中有水雞聲者。(8) 若微利,去麻黃;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1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4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斤(去皮尖)。脈浮,不用附子。
【藥理】
平喘,抗過敏,擴張外周血管,升高皮膚溫度,改善腎上腺皮質功能及肺機能,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促進紅細胞糖酵解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