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醫學衷中參西錄》
【組成】
懷牛膝,生赭石,生龍骨,生牡蠣,生杭芍,玄參,天冬,川楝子,生麥芽,茵陳,甘草
(11)
【分類群】
<補血>:生杭芍
<補陰滋陰>:天冬
<理氣>:川楝子
<補脾補中>:甘草
<活血祛瘀>:懷牛膝
<清熱瀉火>:玄參
<利水滲濕>:茵陳
<消食>:生麥芽
<平肝息風>:生赭石
【方義】
《方劑學唐》:懷牛膝引血下行,補益肝腎,為方中主要藥物。以代赭石鎮肝降逆,龍骨、牡蠣、龜板、白芍益陰潛陽,鎮肝熄風共為方中次藥。以玄參、天冬滋陰清熱,壯水涵木;肝喜條達舒暢而惡抑鬱,以重鎮藥物以制之,會影響其條達之性,故以茵陳、川楝子、生麥芽清泄肝熱,舒肝理氣,共為方中佐藥。以甘草調和諸藥,同時與生麥芽配伍以和胃調中,並防金石類藥物礙胃,調和藥性,為方中使藥。
【功能】
鎮肝熄風。
【效用】
陰虛陽亢,肝風內動而致的頭目眩暈,目脹耳鳴,腦中熱痛,心中煩熱,面色如醉,或肢體漸覺活動不利,或口眼漸形歪斜,甚則眩暈顛仆,不知人事,移時始醒,或醒後不能復原,精神短少,或肢體微廢,或成偏枯,脈弦長有力者。
【適應症】
頭痛,中風及其後遺症,高血壓等。
【禁忌】
因血虛,氣虛,腎虛,痰濕所致的眩暈及腎陰陽俱虛的高血壓不宜使用。
【趣記】
<補血補陰補脾>:芍冬甘。<安神息風>:骨蠣赭。<……>:玄陳楝麥牛。冬天乾燥少出去,把股利儲存下來,撿選陳年老牛去賣。
【增減】
(1)若心中熱甚者,加石膏、黃連以清熱瀉火。(2)若痰多者,加貝母、膽星以清熱化痰。(3)若頭痛、眩暈、口乾口苦者,加菊花、夏枯草以平肝瀉火。(4)若尺脈重按虛者,加熟地、山萸肉以補益肝腎。(5)本方去龜板、玄參、天冬、茵陳、川楝子、生麥芽加山藥、柏子仁即為建瓴湯,主治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耳鳴目脹、心悸健忘、煩燥不寧、失眠多夢、脈弦硬而長。(6)大便不實者,去龜板,赭石,加赤石脂。
【藥理】
有鎮靜,抑制心臟功能,降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