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桂枝,芍藥,黃芩,人參,(炙)甘草,半夏,大棗,生薑,柴胡
(9)
【分類群】
<補血>:芍藥
<辛涼解表>:柴胡
<清熱燥濕>:黃芩
<補氣>:人參
<化痰>:半夏
【方義】
《刪補》:柯琴曰:仲景書中最重柴、桂二方。以桂枝解太陽肌表,又可以調諸經之肌表;小柴胡解少陽半表,亦可以和三陽之半表。故於六經病外,獨有桂枝證、柴胡證之稱,見二方之任重不拘於經也。如陽浮陰弱條是仲景自為桂枝證之注解;血弱氣虛條亦仲景自為柴胡證之注解。桂枝有壞病,柴胡亦有壞病,桂枝有疑似證,柴胡亦有疑似證。病如桂枝證而實非,若腳攣急與胸中痞硬者是已。病如柴胡證而實非,本渴而飲水嘔食穀嘔,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是已。此條為傷寒六七日,正寒熱當退之時,反見發熱惡寒諸表證,更見心下支結諸裏證,表裏不解,法當表裏雙解之。然惡寒微,發熱亦微,可知肢節煩疼,則一身骨節不疼;可知微嘔,心下亦微結,故謂之支結。表證雖不去而已輕,裏證雖已見而未甚。故取桂枝之半,以散太陽未盡之邪;取柴胡之半,以解少陽微結之證。口不渴、身有微熱者,法當去人參;以六七日來,邪雖未解,而正已虛,故仍用之。外證雖在,而病機已見於裏,故方以柴胡冠桂枝之上,為雙解兩陽之輕劑也。《漢典》:此係柴胡湯/’>小柴胡湯與桂枝湯/’>桂枝湯之合方,用於傷寒代表性有熱疾患之場合,以柴胡湯/’>小柴胡湯證,而表證未消者為目標。即已變柴胡湯/’>小柴胡湯證,但尚有惡風、惡寒、體痛等症狀時使用。如用於一般雜病之場合,則須注意腹證,有胸脅苦滿兼腹直筋攣急,並有腹痛者乃用之。
【功能】
和解少陽,發散表邪,表裏雙解。
【效用】
少陽證兼有太陽表證,外感風寒,發熱自汗,傷寒發熱,微惡寒,肢節疼煩,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或發汗多,亡陽譫語,或心腹卒痛,或寒熱往來,鼻鳴乾嘔,頭痛項強,胸脅痛滿,脈弦或浮大。 《刪補》: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此太陽少陽並病也,柴胡桂枝湯/’>桂枝湯主之。
【適應症】
(1)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2)胃痛,胃酸過多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3)癲癇,流行性出血熱等。
【禁忌】
忌生冷、油膩飲食。
【趣記】
【藥理】
有局麻,抗驚厥,增強免疫及抗潰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