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黃芩,麥門冬,地骨皮,車前子,炙甘草,石蓮肉,茯苓,黃耆,人參
(9)
【分類群】
<補陰滋陰>:麥門冬
<補脾補中>:甘草
<清熱燥濕>:黃芩
<補脾利水>:茯苓
<收澀>:石蓮肉
<利水滲濕>:車前子
<清虛熱>:地骨皮
【方義】
《醫方》:此手足少陰、足少陽太陰藥也。(1)參、耆、甘草,所以補陽虛而瀉火,助氣化而達州都,(2)地骨退肝腎之虛熱,(3)柴胡散肝膽之火邪,(4)黃芩、麥冬,清熱於心肺上焦,(5) 茯苓、車前,利濕於膀胱下部,(6)中以石蓮清心火而交心腎,則諸證悉退也。《漢典》:麥門冬、蓮肉能清心熱並補之。地骨皮、車前子能涼腎熱,甚有利尿之效。人參、茯苓、甘草等則補脾胃,強化機能,並一方面與黃耆黃芩地骨皮麥門冬等配合,能生腎水,增加尿利,及涼肺熱。
【功能】
清心火,益氣養陰。
【效用】
(1)心火偏旺,心火上炎,腎陰不足,氣陰兩虛,口舌乾燥,濕熱下注,遺精淋濁,小便淋瀝,混濁白濁,尿時刺痛,遇勞則發,或有遺精,五心煩熱,四肢倦怠,或熱擾營血,血崩帶下,煩躁發熱。(2)本方以冷其心與腎之熱,並補其脾與肺之虛為目的。
【適應症】
(1)慢性泌尿系統疾患而體力衰弱者,夏季熱,血尿,乳糜尿,慢性腎炎。(2)過勞時導致尿混濁之慢性淋疾或腎膀胱炎,及排尿時無力而有床後遺留感者。(3)因思慮憂愁遇度,即精神過勞損及脾與肺,或因酒色過度傷及脾與腎,而發生虛熱者適宜。
【趣記】
甘夫人坐古董車賣琴棋蓮子,好清心喔(甘茯人骨車麥芩耆蓮)。
【增減】
(1)發熱,加柴胡、薄荷煎。(2)咽乾、咽痛、苔黃燥者,去參、耆,加白茅根、淡竹葉;(3)心煩、失眠明顯,去甘草,加梔子、益元散;(4)尿頻、尿痛明顯,加白芍、延胡索、烏藥;(5)白帶多、色黃濁,合併婦科炎症者,加椿根皮、土茯苓、紅藤、敗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