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證治準繩》
【組成】
銀柴胡,胡黃連,秦艽,鱉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
(8)
【分類群】
<補陰滋陰>:鱉甲
<補脾補中>:甘草
<清熱燥濕>:胡黃連
<祛風濕>:秦艽
<清熱瀉火>:知母
【方義】
《醫方》:(1)地骨皮、黃連、知母:苦寒,能除陰分之熱,而平之於內。(2)柴胡、青蒿、秦艽:辛寒,能除肝膽之熱,而散之於表。(3)鱉:陰類而甲屬骨,能引諸藥入骨而補陰。(4)甘草:甘平,能和諸藥而退虛熱也。
【功能】
清陰分虛熱。
【效用】
陰虛潮熱或低熱日久不退,形體消瘦,唇紅觀赤,舌紅少苔,脈細數。《醫方》:治骨蒸勞熱。
【適應症】
肺結核,腎結核,小兒夏季熱,產後發熱等各種不明原因的發熱病症。
【趣記】
【增減】
(1)若血虛者,則加當歸、白芍、生地以補血。(2)若咳嗽無痰者,則加阿膠、麥門冬、五味子以滋陰潤肺止咳。(3)若咳嗽、咳痰者,加杏仁、貝母以清熱化痰。(4)若高熱者,加石膏、丹皮以清熱。(5)若兼症見便溏、納呆者,則去秦艽、胡黃連、知母加扁豆、山藥以健脾益陰。(6)若兼症見聲音低、少氣、懶言、面色白者,則配伍黃耆以益氣退熱。(7)若兼見午後潮熱、顴紅盜汗、虛羸少氣、舌紅少苔者,則配伍黃耆、牡蠣以益氣和陰。(8)若陰虛甚者,加玄參、何首烏、山萸肉以滋養陰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