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局方(1110年)》,《小兒藥證直訣(1114年)》卷二。
【組成】
【分類群】
<補血>:芍藥
<補脾補中>:甘草
【方義】
《醫方》:此足陽明藥也。(1)陽明多氣多血,寒邪傷人,則血氣為之壅滯,辛能達表,輕可取實,故以升麻、葛根辛輕之品,發散陽明表邪。(2)陽邪盛則陰氣虛,故用芍藥斂陰和血,又用甘草調其衛氣也。(3)升麻、甘草升陽解毒,故又治時疫。 《刪補》:此方治陽明自病,不用麻桂者,恐汗太過而亡津液,反致胃燥也。用升麻、葛根發胃脘之陽,以散肌肉之表熱;芍藥、甘草瀉脾經之火,以解胃府之裏熱。有汗則發,無汗則止,功同桂枝,而已遠乾薑、桂,且不須啜稀粥以助陽也。胃實為陽明之裏證,此方即仿其義,去薑、桂之辛熱,以升麻代麻黃,便是陽明表劑,而非太陽表劑矣。葛根稟性甘涼,可以散表實,協升麻以上升,則使清陽達上而濁陰下降。可知芍藥收斂脾陰,甘草緩急和裏,則下利自止。可知治裏仍用表藥者,以表實下利、而非裏實故也。
【功能】
升散陽明之邪毒,辛涼解肌,清熱透疹,解毒。
【效用】
傷寒、中風、瘟疫,發熱惡寒,頭疼身痛,目痛鼻乾;瘡疹初發未發;陽明下痢;及牙痛、腮腫、喉痛。大人、小兒時氣溫疫,頭痛發熱,肢體煩疼,及瘡疹已發及未發。遍身生瘡,膿血脊脹,極痛且癢。爛喉丹痧初起,頭脹惡寒,肌膚紅熱,喉間結痺,腫痛腐爛,致身發斑疹隱隱。內於麻疹初起,疹未透發,或發而不透,身熱頭痛等症。 《醫方》:陽明傷寒,中風頭疼,身痛發熱惡寒,無汗口渴,目痛鼻乾,不得臥,及陽明發斑,欲出不出,寒暄不時,人多疾疫。 《刪補》:陽明表熱下利,兼治痘疹初發。
【適應症】
麻疹、風疹等兒科出疹性疾病,皰疹、水痘,感冒、病毒性肺炎,腸炎、痢疾。
【禁忌】
(1)斑疫已出者勿服,恐重虛其表也。(2)傷寒未入陽明者勿服,恐反引表邪入陽明也。
【趣記】
二位有機會升格(升葛),升格的人不要吵,升格少吵(升葛芍草)。
【增減】
《醫方》:(1)頭痛:加川芎、白芷(川芎通陰陽血氣之使,白芷專治陽明頭痛)。(2)身痛背強:加羌活、防風(此兼太陽,故加二藥)。(3)熱不退:春加柴胡、黃芩、防風(少陽司令,柴芩少陽藥);夏加黃芩、石膏(清熱降火)。(4)頭面腫:加防風、荊介、連翹、白芷、川芎、牛蒡、石膏(升散解毒)。(5)咽喉:加桔梗(清肺利膈咽)。(6)斑出不透:加紫草茸/’>紫草茸(紫草涼血潤腸,用茸者,取其初得陽氣,觸類升發)。(7)脈弱:加人參。(8)胃虛食少:加白朮。(9)腹痛:倍芍藥。(1) 若咽喉腫痛者,宜加桔梗、玄參、板藍根,以消咽喉腫痛。(2) 若疹透不暢者,加荊芥、蟬衣、牛蒡子、薄荷,以增強透疹之作用。(3) 若疹點未透,膚色深紅,此為毒鬱於血分者,宜加紫草、茜草或丹皮、銀花、玄參以加強涼血解毒之作用。(4) 氣盛,去人參;咳嗽,加桑白皮、杏仁。頭痛,加羌活、川芎;身痛,加獨活;鼻乾,加荊芥;飽悶,加萊菔子;壯熱、煩渴,加黃芩;便閉,加山楂;驚悸,加連翹;喉痛,加牛蒡;喘急,加麻黃;無汗譫語,亦加麻黃。(5) 冬天,加麻黃5分,夏天,加紫蘇。斑疹邪熱,加牛蒡子。春,加黃芩;夏,加黃芩、石膏;風盛,加消風散。
【藥理】
有解熱,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解痙,鎮痛,鎮靜,鎮咳,祛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