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人參,陳(橘)皮,黃耆,(肉)桂心,當歸,白朮,(炙)甘草,白芍藥,熟地黃,五味子,茯苓,遠志,生薑,大棗
(14)
【分類群】
<理氣>:陳(橘)皮
<辛溫解表>:生薑
<溫裏>:肉桂心
<補脾利水>:茯苓
<收澀>:五味子
<安神>:遠志
【方義】
《醫方》:此手少陰手足太陰藥氣血藥也。(1)熟地、歸、芍:養血之品。(2)參、耆、苓、朮、甘草、陳皮:補氣之品,血不足而補其氣,此陽生則陰長之義。(3)且參、耆、五味:所以補肺。(4)甘、陳、苓、朮:所以健脾。(5)歸、芍:所以養肝。(6)熟地:所以滋腎。(7)遠志:能通腎氣上達於心。(8)桂心:能導諸藥入營生血。(9)五臟交養互益,故能統治諸病,而其藥則歸於養榮也。 《刪補》:加陳皮以行氣,而補氣者悉得效其用。去川芎以行血之味而補血者,因以奏其功。此善治者,只一加一減,便能轉旋造化之機也。然氣可召而至,血易虧而難成,苟不以有求其血脈之主而養之,則榮氣終歸不足。故倍人參為君,而佐以遠志之苦,先入心以安神定志,使甘溫之品,始得化而為血,以奉生身。又心苦緩,必得五味子之酸,以收斂神明,使榮行脈中而流於四臟,名之曰養榮,不必仍十全之名而收效有如此者。
【功能】
益氣養榮,補心安神,互益五臟,補血養血。
【效用】
脾肺俱虛,積勞虛損,肢體瘦倦,倦怠無力,食少氣短,心悸,健忘,夜寐不安。 《醫方》:(1)治脾肺氣虛,榮血不足,驚悸健忘,寢汗發熱。(2)食少無味,身倦肌瘦,色枯氣短,毛髮脫落,小便赤澀。(3)亦治發汗過多,身振脈搖,筋惕肉。 《刪補》:脾肺俱虛,發熱惡寒,肢體瘦倦,食少作瀉等證。若氣血虛而變見諸證,弗論其病其脈,但用此湯,諸證悉退。
【適應症】
低血壓,脫髮,慢性肝炎,小兒多症,精神官能症,神經衰弱,結核病恢復期,產後或病後等虛弱症。
【趣記】
人身養贏了—十全去芎加原五味並陳薑棗(遠五味陳皮薑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