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傷寒論方》
【組成】
【分類群】
<補血>:芍藥
<理氣>:枳實
<補脾補中>:甘草
<辛涼解表>:柴胡
【方義】
《醫方》:足少陰腎經藥。若陽邪傳裏而成四逆,有陰進之象,又不敢以苦寒下之,恐傷其陽。經曰:諸四逆不可下也。(1)故用枳實:泄結熱。(2)甘草:調逆氣。(3)柴胡:散陽邪。(4)芍藥:收元陰。用辛苦酸寒之藥以和解之,則陽氣敷布於四末矣,此與少陽之用小柴胡意同,有兼證者,視加法治。 《成方便讀》:以柴胡自陰而達陽,邪自表而裏者,仍自裏而出表,使無形之邪,以此解散。然邪既自表而裏,未免有形之痰食留戀。其邪結不開,邪終不能盡徹。故以枳實破結除痰,與柴胡一表一裏,各得其宜。而以芍藥、甘草,護陰和中,相需相濟,自然邪散厥回耳。 《漢典》:本方由柴胡、芍藥、枳實、甘草等四味組成。乃係從柴胡湯/’>大柴胡湯,取去黃芩、半夏、生薑、大棗而換入甘草之處方。故本方之證,則無嘔吐、便秘等症狀,惟急迫性之心下痛,卻會頗強。本方比柴胡湯/’>大柴胡湯證虛,而比柴胡湯/’>小柴胡湯證實者為目標。因此,腹證出現胸脅苦滿,並在脅肋下,腹直筋呈拘攣。本方治柴胡劑之證而手足厥冷者;及俗稱脅之頑強者方可用。
【功能】
疏肝氣,散鬱熱,止疼痛。
【效用】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少陰病,寒邪變熱傳裏,熱鬱於內的手足四肢反涼厥逆的鬱熱證,或小兒發熱肢厥。或用於肝鬱脅痛以及肝胃不和所致胃痛,腹痛。 《醫方》:傷寒少陰證,陽邪入裏,四逆不溫,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傷寒,少陰篇)。
【適應症】
肝炎,肝硬化,膽囊炎,膽石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更年期綜合症屬於肝鬱證候者。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盆腔炎等屬於肝鬱氣滯,肝脾失調者。
【禁忌】
(1)陰證厥逆上過於時,下過於膝,乃不當用。(2)如屬寒厥的四肢不溫不宜用(3)肝陰虛或中氣虛寒,陽虛寒厥者亦不宜用。
【趣記】
使你散(財)—只燒乾柴(枳芍甘柴)#
【增減】
《醫方》:(1)欬:加五味子、乾薑,併主下利。(2)悸:加桂枝。(3)小便不利:加茯苓。(4)腹痛:加附子。(5)泄利下重:加薤白。(1)若兩脅脹痛,或脘腹痛,噯氣則舒,或痛甚則嘔逆,脈弦有力者,加延胡索、鬱金,以行氣止痛。(2)若兼食滯者,加麥芽、雞內金以助消導積滯。(3)若發黃者,加茵陳、鬱金以清熱利濕退黃。(4)若咳者加五味子、乾薑以溫肺散寒止咳。(5)若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6)若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溫裡寒。(7)若瀉痢下重者,加薤白以除下重。(8)本方加黃連、吳茱萸、青皮、木香、良薑、大棗即為四左湯,治十二指腸潰瘍。(9)本方去柴胡、甘草,即為枳實芍藥散《金匱要略》,此治產後腹痛,煩懶不得臥者,並主癰腫,以麥粥下之。(10)本方加青皮、陳皮、三稜、莪朮、大腹皮、木香、白通草、郁李仁、決明子,即為莪朮四逆散,主治腹脹,上下氣不通,消化不好,口乾,火氣少,大便乾結,小便正常,舌紅無苔少津,脈沉細澀。(11)本方加香附、山萸肉、栝蔞皮、丹參、赤芍,並將枳實以枳殼易之,主治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症見右脅肋脹痛,胃納不佳,腹部脹滿,或肝脾腫大,舌紅苔微黃者。(12)悸者,加桂枝5分。
【藥理】
有解痙,抗潰瘍,抗病毒和誘生干擾素,鎮靜,降體溫,升血壓,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強心,抗缺氧,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微循環,降低膽固醇、纖維蛋白原和血液粘度,抗疲勞,防止利多卡因(Lidocaine)中毒,保肝,抗炎,鎮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