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衛生寶鑑》卷五。
【組成】
【分類群】
<補血>:當歸
<補陰滋陰>:鱉甲
<辛涼解表>:柴胡
<祛風濕>:秦艽
<收澀>:烏梅
<清熱瀉火>:知母
【方義】
《醫方》:足少陰厥陰藥也。(1)風生熱而熱生風,非柴胡、秦艽不能驅風邪使外出。(2)鱉:陰類,用甲者,骨以及骨之義。(3)烏梅:酸澀,能引諸藥入骨而歛熱。(4)青蒿:苦寒,能從諸藥入肌而解蒸。(5)知母:滋陰。(6)當歸:和血。(7)地骨皮:散表邪兼清裡熱,又止汗除蒸之上品也。
【功能】
滋陰養血,清熱除蒸。
【效用】
陰虧血虛,外感風邪傳裏化熱,致患風勞,骨蒸潮熱,症見肌肉消瘦,唇紅頰赤,呼吸氣粗,神疲乏力,四肢困倦,盜汗,咳嗽,脈細數。《醫方》:風勞骨蒸,午後壯熱,欬嗽,肌瘦,頰赤,盜汗,脈來細數。
【適應症】
小兒發熱,肺結核,閉經等病症。
【趣記】
(1)勤叫別嫁(秦艽鱉甲散/’>秦艽鱉甲散)—姑母好美,別睬酒鬼(骨母蒿梅鱉柴艽歸)。(2)親家母當虎皮(秦艽,鱉甲,知母,當歸,柴胡,地骨皮)。
【增減】
(1)若陰虛甚者,則加生地、麥冬以加強養陰之作用。(2)若熱邪甚者,則加胡黃連以加強清熱之作用。(3)若咳嗽甚者,則加百部、款冬花以止咳定喘。(4) 本方去當歸、青蒿、烏梅加炙黃耆、天冬、茯苓、桑白皮、紫菀、半夏、白芍、生地、炙甘草、人參、桔梗、肉桂等,即為黃耆鱉甲散《衛生寶鑑》主治男女虛勞客熱,五心煩熱,四肢倦怠,咳嗽咽乾,自汗食少或日晡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