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內外傷辨惑論(1231年)》,《脾胃論(1249年)》。
【組成】
黃耆,半夏,人參,甘草,獨活,防風,白芍藥,羌活,橘皮,茯苓,柴胡,澤瀉,白朮,黃連,生薑,大棗
(16)
【分類群】
<補血>:芍藥
<理氣>:橘皮
<辛涼解表>:柴胡
<清熱燥濕>:黃連
<補脾利水>:茯苓
<祛風濕>:獨活
<化痰>:半夏
<利水滲濕>:澤瀉
【方義】
《刪補》:半夏、白朮能燥濕,茯苓、澤瀉滲之,二活,防風、柴胡能升舉清陽之氣,黃連療濕熱,陳皮平胃氣,參、耆、甘草以益胃,白芍酸收用以和營,而協羌活、柴胡辛散之性,蓋古人用辛散必用酸收,所以防其峻厲,猶兵家之節制也。人參屬補,不知君於枳、朴中,即為補中瀉也。羌、防輩為散,不知佐於參、耆中,即為補中升也。近世之醫,一見羌、防輩,即曰:發散不可輕用。亦不審佐於何藥之中,皆因讀書未明,不知造化別有妙理耳。
【功能】
強健脾胃,升發陽氣。
【效用】
四肢痠楚,濕熱少退,口苦舌乾,不欲食。 《刪補》:脾胃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時值秋燥令行,濕熱方退,體重節痛,口乾舌燥,飲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食不消,兼見肺病,灑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不和。
【適應症】
胃炎,胃痛,泄瀉,胃粘膜脫垂,慢性膽囊炎,蕁麻疹,帶下,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糖尿病等。
【禁忌】
若喜食,一、二日不可飽食,恐胃再傷,以藥力尚少,胃氣不得轉運升發也,須薄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藥力,益升浮之氣而滋其胃氣,慎不可淡食以損藥力,而助邪氣之降沉也。可以小役形體,使胃與藥得轉運升發;慎勿太勞役,使氣復傷,若脾胃得安靜尤佳。若胃氣稍強,少食果以助穀藥之力。
【趣記】
四君+連防風的二活齊其柴,都被橘嫂(芍)折(澤瀉)半—就能益胃了。
【增減】
(1)若濕盛者,宜加蒼朮、車前子、苡仁,以淡滲利濕。(2)若小腹脹痛者,宜加川楝子,以行氣止痛。(3)若汗多者,宜加煅龍骨、煅牡蠣,以收濇止汗。(4) 本方去黃耆、白朮、半夏、茯苓、澤瀉、黃連、陳皮加升麻、葛根、生甘草即為升陽散火湯《李東垣》,主治因脾陰血虛,胃陽氣弱,春寒不去,胃虛過冷物,抑制少陽清氣,鬱過陽氣於脾土之中所致的四肢發熱、肌熱、發困、筋骨間熱、熱如燎、捫之烙手諸症。(5) 本方去獨活、防風、茯苓、澤瀉、白芍、半夏、陳皮加升麻、黃芩、石膏,以蒼朮易白朮,即為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主治飲食傷胃,勞倦傷脾,陽氣下陷,陰火乘之而發熱,右關脈緩弱之證。(6)服藥後如小便罷,而病加增劇,是不宜利小便,當少去茯苓、澤瀉。
【藥理】
對胃腸平滑肌的雙相調節,抗潰瘍,鎮吐,抗炎,鎮痛,解熱,抗過敏以及降血糖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