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金匱要略》
【組成】
【分類群】
<補脾補中>:飴糖
<補氣>:人參
<溫裏>:蜀椒、乾薑
【方義】
《醫方》:足太陰陽明藥。(1)蜀椒:辛熱,入肺散寒,入脾暖胃,入腎命補火。(2)乾薑:辛熱通心,助陽逐冷散逆。(3)人參:甘溫,大補脾肺之氣。(4)飴糖:甘能補土,緩可和中。(5)蓋人之一身,以中氣為主,用辛辣甘熱之藥,溫健其中臟,以大袪下焦之陰,而復其上焦之陽也。 《漢典》:本方由蜀椒、乾薑、人參、膠飴等四味組成。蜀椒與乾薑,係一種溫性刺激藥,有對弛緩之組織,給予活力,而使之緊張之效。人參能強壯胃腸,同時促進消化吸收。膠飴能緩和急促症狀,亦有滋養功能。本方溫中散寒之力大於小建中湯,並能驅蛔及治療眩暈等症。大建中湯證的腹痛而拒按,是中陽式微,陰寒內盛的現象,疼痛的部位是大腹,證型偏寒,重點在於散寒止痛。
【功能】
補虛袪寒,降逆止痛,溫中。
【效用】
中陽虛衰,陰寒內盛,心胸中腹腔大寒痛,嘔吐不能飲食,腹滿上衝,畏冷,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者。用於因裏有寒,腸發生蠕動不安,而腹痛者。 《醫方》: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氣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者。
【適應症】
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虛寒性胃痙攣,腸炎,腸管蠕動不穩症,腸狹窄(尤其因腸粘黏而發生者),腸弛緩症、尿路結石、蛔蟲病,腹痛等。
【禁忌】
實熱內結,濕熱積滯,陰虛血熱,瘀熱內蓄而致腹痛者禁用。
【趣記】
(1)大箭中了—將叫醫生(薑椒飴參)#(2)建中老師大小牌差很多,但教書人人都將有糖吃(椒人薑糖)。
【增減】
(1)若腹痛甚,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氣滯止痛。(2)若兼腹脹,加厚朴、小茴香,以行氣滯。(3)若裡寒甚,加吳茱萸,以溫裡寒。(4)若嘔吐甚,加半夏、生薑,以止嘔。(5)若脾虛甚,加白朮,以健脾。(6)若兼血虛,加當歸、白芍,以補血。(7)本方加桂枝、白朮治療頑固性風濕性關節炎。(8)本方加黨參、茯苓、澤瀉治療脾腎虛寒水腫及白帶。(9)裏急拘引,加芍藥、桂心各3兩;手足厥,腰背冷,加附子1枚;勞者,加黃耆1兩。(10)咳嗽者,加款冬花;咳血者,加阿膠;便精遺洩者,加龍骨;怔忡者,加茯神。
【藥理】
有促進消化液分泌,改善胃腸功能,驅蛔及增強機體抵抗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