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1) 《醫方》:以其益衛固表,故曰玉屏風。(2)能御風邪,有如御風的屏障且珍貴如玉。
【出典】
《世醫得效方(1328年)》。《丹溪心法(1347年)》。《醫方類聚(1443年)》卷一五,引《究原方(1213年)》。
【組成】
【分類群】
<補氣>:黃耆
【方義】
《醫方》:此足太陽、手足太陰藥。(1)黃耆:補氣,專固肌表,故以為君。(2)白朮:益脾,脾主肌肉,故以為臣。(3)防風:去風,為風藥卒徒,而黃耆畏之,故以為使。(4)以其益衛固表,故曰玉屏風。《刪補》:防風遍行周身,稱治風之仙藥,上清頭面七竅,內除骨節疼痺,外解四肢攣急,為風藥中之潤劑,治風獨取此味,任重功專矣,然衛氣者,所以溫分肉而充皮膚,肥腠理而司開闔,惟黃耆能補三焦而實衛,為元府御風之關健,且無汗能發,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除頭目風熱,大風癲疾,腸風下血,婦人子臟風,是補劑中之風藥也。所以防風得黃耆,其功愈大耳。白朮健脾胃,溫分肉,培土即以寧風也。夫以防風之善驅風,得黃耆以固表,則外有所衛;得白朮以固裏,則內有所據。風邪去而不復來。此欲散風邪者,當依如屏,珍如玉也。其自汗不止者,亦以微邪在表,皮毛肌肉之不固耳。《成方便讀》:大凡表虛不能衛外者,皆當先建立中氣,故以白朮之補脾建中者為君,以脾旺則四臟之氣皆得受蔭,表自固而邪不乾;而復以黃耆固表益衛,得防風之善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則黃耆自不慮其固邪,防風亦不慮其散表,此散中寓補,補內兼疏,顧名思義之妙,實後學所不及耳。
【功能】
益氣固表止汗。
【效用】
表虛自汗,易感風邪。虛人外感,風邪久留不散,及陽虛衛虛表虛自汗不止。《醫方》:(1)自汗不止,氣虛表弱,易感風寒。以其益衛固表,故曰玉屏風。《刪補》:風邪久留而不散者,自汗不止者亦宜。
【適應症】
感冒,咳嗽、哮喘、腎炎等。
【禁忌】
(1)本方與桂枝湯/’>桂枝湯可用作表虛自汗,但本方主要由表虛衛陽不固而致,故重在益氣固表止汗;而桂枝湯/’>桂枝湯證的自汗惡風皆由營衛不和而致,故重在調和營衛。(2)避風寒,忌生冷、油膩飲食。
【趣記】
玉屏要擋風,當然把風驅逐掉,將早驅逐風(薑棗耆朮風)#
【增減】
(1) 若自汗較重者,宜加浮小麥、煅牡蠣、麻黃根,以加強固表止汗。(2) 若表虛受邪,惡風寒汗出者,宜加桂枝湯/’>桂枝湯,以調和營衛解表。(3) 若體虛自汗易感冒者,宜加浮小麥、紅棗,以固表止汗且經常服,以預防感冒。(4) 若兼經期感冒,周身酸痛,咳嗽痰白,鼻塞流涕者,宜加羌活、杏仁、桔梗、枳殼、蒼耳子、辛夷、葛根,以疏散風寒,止咳化痰。(5) 若兼多涕者,宜加縮泉丸以益腎收斂。(6)若肺虛咳喘,面色晃白,形體羸瘦,食慾不振,脈濡軟,苔白邊有齒印者,宜加六君子湯,以補益肺脾。(7) 若表虛風水,晨起面浮較甚者,宜加防己黃耆湯/’>防己黃耆湯以助衛氣以行水濕。(8) 若兼本方去白朮加枳殼,即為三奇散《證治準繩》,治痢後裡急後重。(9) 若中老年人預防感冒者,宜本方加桂枝湯/’>桂枝湯、淫羊藿、五味子以調和營衛,澀精補腎,健脾通陽之作用,使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提高以增加抗病作用。(10)若兼四肢關節,肌肉遊走性疼痛者,宜加雞血藤、威靈仙、川芎、當歸、片薑黃以活血化瘀,通經活絡,袪風除濕。(11)若兼頭痛者,宜加白芷、蔓荊子以散寒止痛。
【藥理】
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