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漢典》:本方以治氣、血、痰、寒、食等五積之意取名。
【出典】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846年)》,《太平惠民和劑局方(1110年)》。
【組成】
白芷,川芎,炙甘草,茯苓,當歸,肉桂,(白)芍藥,半夏,陳皮,枳殼,麻黃,蒼朮,炮乾薑,桔梗,厚朴,生薑
(16)
【分類群】
<補血>:當歸、芍藥
<補脾補中>:甘草
<溫裏>:肉桂、乾薑
<補脾利水>:茯苓
<活血祛瘀>:川芎
【方義】
《醫方》:此陰陽表裏通用之劑也。(1)麻黃、桂枝:所以解表散寒。(2)甘草、芍藥:所以和中止痛。(3)蒼朮、厚朴:平胃土而袪濕。(4)陳皮、半夏:行逆氣而除痰。(5)芎、歸、薑、芷:入血分而去寒濕。(6)枳殼、桔梗:利胸膈而清熱。(7)茯苓:瀉熱利水,寧心益脾。(8)所以為解表溫中除濕之劑,去痰消痞調經之方也,一方統治多病,惟治法者變而通之。 《漢典》:本方以治氣、血、痰、寒、食等五積之意取名,有補貧血,旺血行,強化各臟器機能之功效。一般被寒冷及濕氣損害而發生之諸病,用之甚奏效。一般不用於有熱性疾患。方中之蒼朮、陳皮、厚朴、甘草等,即二陳湯,配與枳實,以去胃內停水。當歸、芍藥、川芎等,即四物湯之意,乃補貧血。桂枝、乾薑、麻黃、白芷、桔梗等,有溫其寒冷,輕微發汗之作用;並使血行旺暢。本方藥味複雜,合備二陳湯、平胃散、四物湯、桂枝湯/’>桂枝湯、紙命湯、半夏厚朴湯/’>半夏厚朴湯等方義,而應用於有關各病。
【功能】
散寒溫中,除濕消積,發表溫裡,順氣化痰,活血。
【效用】
外感寒邪,內傷生冷,頭疼身痛,項背拘急,胸腹痞悶,惡寒腹痛,嘔吐,以及寒於經絡,腰腳疼,以及婦女血氣不和,月經不調,心腹疼痛等證。本方目標為顏色略帶貧血;腰、股、下腹等處冷痛;上半身有熱感而下半身則冷。 《醫方》:(1)治少陰傷寒,及外感風寒,內傷生冷,身熱無汗,頭痛身痛,項背拘急。(2)胸滿惡食,嘔吐腹痛,寒熱往來,腳氣腫痛,冷秘寒疝,寒瘧,惡寒無汗,婦人經水不調。
【適應症】
急性慢性胃腸炎,胃痙攣,疝氣,腰痛,白帶下。月經痛,心臟瓣膜症,神經痛,風濕,腳氣,中風,跌打損傷,老人之輕感冒等。
【趣記】
(1)二陳湯+平胃散+四物無地+麻薯將更貴(麻枳芷炮薑梗桂)。(2)媽跪找草,倉庫陳伴,窮歸乾子,克己服你 (麻桂芍草,蒼朴陳半,芎歸乾芷,殼桔茯苓)。
【增減】
《醫方》:(1)有汗:去蒼朮、麻黃。(2)氣虛:去枳桔,加人參、白朮。(3)腹痛挾氣:加吳茱萸。(4)胃寒:加煨薑。(5)陰證傷寒,肢冷虛汗:加附子。(6)婦人調經:加醋艾。(1)若表寒重者,將肉桂改為桂枝,以加強解表作用。(2)若表寒輕者,去麻黃、白芷,不減輕發汗之作用。(3)若裡寒重者,加吳茱萸,以溫散裡寒。(4)若氣虛者,去枳殼、陳皮,加黨參、白朮,以益氣。(5)若傷食重者,加山楂、神麴,以消食導滯。(6)若無血瘀者,去川芎、當歸。(7)若痛經者,加延胡索、烏藥、木香、艾葉以溫裡行氣舒肝止痛。(8)若陰氣傷寒,手足逆冷,或睡裏虛驚,及虛汗不止,脈氣沉細,面青,或手足冷,心多嘔逆,宜入順元散一錢,同煎熱服。(9)如婦人生產痛陣疏及艱難,經兩、三日不生,胎死腹中,或產母頓無力,產戶乾,宜入順元散同煎,以水七分,酒煎數十沸,相次吃兩服;遍身煩熱頭痛,每服更入蔥白1莖,豉7粒,同煎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