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萬病回春(1587年)》,《證治準繩(1607年)》。
【組成】
人參,黃耆,當歸,川芎,防風,甘草,桔梗,厚朴,桂枝,白芷
(10)
【分類群】
<補血>:當歸
<補脾補中>:甘草
<芳香化濕>:厚朴
<活血祛瘀>:川芎
<化痰>:桔梗
【方義】
《漢典》:方中之人參、當歸、川芎、白芷等,均係滋養劑,能助釀膿及成長新肉。桂枝與黃耆,能將病毒導出體表,防止內攻;並增進以上滋養劑之藥效。桔梗與防風,效用在於解毒消炎;厚朴,乃為顧慮其他各藥,恐有若干滯胃,妨害食慾,放在此場合,作為健胃劑而加味者。甘草,則係各藥之調和劑,各藥所偏有之性貧,依甘草使之各相調和,成為渾然一體,俾奏所期之效果。本方常有加味反鼻使用,反鼻(複蛇)一味,乃在釀膿力薄弱之場合被加者。
【功能】
活血補虛,辟穢生新。
【效用】
在皮膚化膿性炎症之初期或數日後,用之有促膿之釀成及排出,並助潰瘍痊癒之效。
【適應症】
甲狀腺腫。 《漢典》:本方適用於各種化膿性炎症。即癰、面疔、化膿性乳腺炎、化膿性中耳炎、耳漏、膿胸、肛門周圍炎、痔脅、骨疽、皮膚潰瘍等。其藥效,為促使釀膿及生肌。
【趣記】
內托生肌—生肌(參耆)藥,打架攻防當然吵吱吱後解決了。打傷用此方內托生肌(芎防當草芷枝厚桔)。
【增減】
(1)如瘡痛不可忍,少加乳香、沒藥。癰疽腫痛,倍白芷;不腫痛,倍官桂;(2)不進飲食,加砂仁/’>砂仁、香附;痛甚,加乳香、沒藥,倍歸、芍;(3)水不乾,加知母、貝母;(4)瘡不穿,加皂角刺/’>皂角刺;(5)咳,加半夏、陳皮、杏仁、生薑5片;(6)大便閉,加大黃、枳殼;(7)小便澀,加麥門冬、車前子、木通、燈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