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金匱要略》卷下。
【組成】
吳茱萸,(川)當歸,川芎,(白)芍藥,人參,桂枝,阿膠,生薑,牡丹皮,甘草,半夏,麥門冬
(12)
【分類群】
<補陰滋陰>:麥門冬
<清熱涼血>:牡丹皮
<補脾補中>:甘草
<補氣>:人參
<溫裏>:吳茱萸
<活血祛瘀>:川芎
<化痰>:半夏
【方義】
《漢典》:方中之麥門冬、當歸、人參、阿膠等,有滋瀾強壯之效。當歸、芍藥、川芎、阿膠等,有補血止血之效。半夏與麥門冬配合,治氣之上衝。桂枝、生薑、吳茱萸等,使新陳代謝旺盛,而去寒冷。牡丹皮與枝枝配合,能治瘀血。甘草則調整以上各藥之效用。
【功能】
溫經養血,活血調經,散寒,化瘀。
【效用】
婦人之疾病,婦女瘀血陰滯,少腹寒冷,脹急不舒,虛寒所致月經不調,或前或後,或多或少,或逾期不止,或淋漓不止,傍晚發熱,久不受孕等病。《漢典》:本方出自「金匱要略」婦人雜病門,主要用於婦人之疾病。依金匱要略乃以因月經不順,子宮出血等病,而為冷症,下腹有膨滿及抽搐感,掌心煩熱,並唇口乾燥者為目標。
【適應症】
更年期障礙,不孕症,月經不調,閉經,月經延期,子宮發育不良,子宮不定期出血,更年期子宮出血,習慣性流產,虛寒腹痛,手掌角皮症,濕疹等。
【禁忌】
(1)若腹滿有塊,為實證瘀血患者,不宜服用本方。(2)崩漏患者服藥後,會出現出血增多的正常現象。
【趣記】
芎歸膠艾湯(四物炒膠艾-地黃–艾葉)+小建中湯(-大棗–飴糖)+夏吳人丹麥→夏天無人單賣。
【增減】
(1)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麥冬加艾葉、小茴香,以加強散寒止痛之作用。(2)若氣虛甚者,加黃耆以益氣。(3)若氣滯者,加香附、烏藥,以理氣止痛。(4)若漏下色淡不止者,去丹皮之涼,加炮薑、焦艾、熟地以溫經補血止血。(5) 本方去吳茱萸、阿膠、半夏、麥冬、桂枝、生薑加莪朮、肉桂、牛膝而名為溫經湯《婦人良方》主治寒氣客於血室,血氣凝滯臍腹作痛,脈沉緊。
【藥理】
有促進黃體生成素的分泌,降低催乳素量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