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分類群】
<理氣>:陳皮
<補脾補中>:甘草
<辛溫解表>:生薑
<補脾利水>:茯苓
<化痰>:半夏
【方義】
《醫方》:此足太陽明藥也。(1)半夏:辛溫體滑,性燥,行水利痰為君。(2)痰因氣滯,氣順則痰降,故以橘紅利氣。(3)痰由濕生,濕去則痰消,故以茯苓滲濕為臣。(4)中不和則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補土為佐。 《刪補》:李中梓曰:肥人多濕,濕挾熱而生痰,火載氣而逆上,半夏之辛,利二便而去濕。陳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氣。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濕之功。甘草佐陳皮,同致調和之力。成無己曰:半夏行水氣而潤腎燥。經曰:辛以潤之是也。行水則土自燥,非半夏之性燥也。或曰:有痰而渴,宜去半夏代以貝母。吳琨曰:渴而喜飲,小便利者易之。不能飲水,小便不利,雖渴宜半夏也,此濕為本,熱為標,所謂濕極而兼勝已之化,非真象也。又東南之人,濕熱生痰,故朱震亨主之加枳實、砂仁/’>砂仁,名枳實二陳湯,其性較急也,先哲云:二陳為治痰之妙劑,其於上下、左右無所不宜,然只能治實痰之標,不能治虛痰之本。虛痰之本在脾胃,治者詳之。 《漢典》:本方係在半夏加茯苓湯/’>小半夏加茯苓湯中,再加陳皮、甘草而成。半夏為君藥,燥濕利痰;茯苓為佐藥,去水;陳皮為臣藥,順氣下痰;甘草為使藥,以補脾胃。本方為後世方基本方之一,所有治痰飲之處方,多以本方為基礎而配成。
【功能】
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效用】
痰飲(水毒)為患,胃中寒濕痰濁諸症。痰多色白,胃內停水所發生噁心嘔吐,或胸膈脹滿,或噁心嘔吐,或頭眩心悸,心下部不快,苔白潤。 《醫方》:一切痰飲為病,咳嗽脹滿,嘔吐噁心,頭眩心悸。 《刪補》:肥盛之人,濕痰為患,喘嗽脹滿。
【適應症】
嘔吐、噁心、眩暈、頭痛、惡阻、氣鬱、食傷、二日醉、腦溢血等均可廣泛使用。
【趣記】
二臣貪污—下令抄家(陳夏苓草薑)。
【增減】
《醫方》:(1)風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瀝。(2)寒痰:加半夏、薑汁。(3)火痰:加石膏、青黛。(4)濕痰:加蒼朮、白朮。(5)燥痰:加栝蔞、杏仁。(6)食痰:加山查、麥芽、神麴。(7)老痰:加枳實、海石、芒硝。(8)氣痰:加香附、枳殼。(9)脅痰在皮裡膜外:加白芥子。(10)四肢痰:加竹瀝。(1)風痰加南星、白附子、皂角,以祛風化痰。(2)寒痰加半夏薑汁以溫化寒痰。(3)火痰加石膏、青黛,以清熱。(4)濕痰加蒼朮、白朮,以燥濕。(5)燥痰加栝蔞、杏仁,以潤燥化痰。(6)食痰加山楂、麥芽、神麴,以助消食。(7)老痰加枳實、海浮石、芒硝,以軟堅化痰。(8)氣痰加香附、枳殼,以行氣化痰。(9)脅痰加白芥子,以溫化皮裡膜內外之痰。(10)四肢痰加竹瀝,以清化熱痰。(11) 咳嗽質清稀量多或泡沫,胸悶氣喘,天寒易發,形寒怯冷,面色白晃或晦暗,渴喜熱飲,眩暈或兼心悸,苔白膩而厚,組方時以二陳湯燥濕化痰配伍杏仁、白芥子溫化痰濕,降逆平喘,肉桂、附子以溫腎攝納。(12)咳聲濁、痰多氣喘、或嘔吐痰涎者,加厚朴、杏仁、白芥子,以溫化寒痰。(13)久咳氣喘者,加桂枝、白朮,以溫脾化痰。(14)咳逆倚息不得臥,若屬寒者,加細辛、乾薑、五味子,以溫化寒痰。(15)頭目眩暈者,加白朮、澤瀉,以健脾祛痰。(16)咳出黃痰、口乾舌燥者,加栝蔞、貝母、天竺黃,以清熱化痰。(17)風痰為病,卒然暈倒,喉內痰鳴,須臾清醒,但覺頭目眩暈的類中風症,加白朮、天麻、川芎、澤瀉以健脾平肝風化痰。(18)虛痰,體倦無力,氣短懶言,加黨參、白朮、大棗,以健脾補氣。(19)鬱痰,痰難咯出,咳則胸痛並引兩脅,咯出之痰結實,以咳出為快,加貝母、香附、川芎、栝蔞仁、桑白皮、延胡索。(20)感冒,微熱惡寒,咳嗽鼻塞,流清涕,屬於風寒者,加杏仁、荊芥、紫蘇葉以辛溫解表,止咳化痰;若熱重於寒而鼻流黃濁,口舌乾口苦者,加黃芩、柴胡、防風、天花粉、葛根,以辛涼解表。(21)疝氣病(小腸疝氣)如屬熱者加川楝子、延胡索、黃柏、橘核以清熱疏肝;如屬寒者,加吳茱萸、乾薑以祛寒溫肝。(22)大便秘,加大黃(棋子大)2枚。瀉不止,加肉蔻、訶子,去厚朴;渴,加乾葛、烏梅;嘔噦噁心,加藿香、烏梅、半夏;夏月加炒黃連、白扁豆;冬月加煨乾薑。如有火,加栝蔞霜。